七武士中的电影美学,七武士电影的深度解析彩色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4-02 08:29:21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所写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日本这个国家曾经给我们带来过深重的灾难, 只有完全了解对手,我们才能真正战胜对手。

七武士中的电影美学,七武士电影的深度解析彩色(1)

日本武士

武士道命题属敏感重地,希望读者能给它一个客观的冷静理解。武士道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切腹是武士道精神最典型的行为。

伟大的思想,往往趋于极端,突破常识。我们通常认为所谓的常识是理性生存的底线,思想欲突破,往往要超越常识。“所谓武士道,就是看透死亡”,“即使头颅被砍下,也要从容做完一件事,切下俺的头颅埋葬好了,再躺在上面去死 ”。“如为死狂,则事无不成”。这样的语言,无疑给我们当胸一刺,宣泄出死的无比快意。在《叶隐闻书》里,“死狂”之言,比比皆是。

七武士中的电影美学,七武士电影的深度解析彩色(2)

日本武士

真正的刚者,什么都不说,沉默着,纵然是毫无意义的死,当他站在生死之境时,首先将自己置之死地,而不会去想死之外的多余,至于行动是否有合理性、忠还是不忠、义还是不义,他们认为这些问题还是不想为好。事实上你想多了,就不能活。决死而立,反为活路,因此,死狂,是战国武士的生存之道。*人越货,是武士的习气。

七武士中的电影美学,七武士电影的深度解析彩色(3)

七武士电影海报

武士道认为不论是非、对错、善恶,武士复仇,在于当机立断,不一定要成功,不论成败,结果并不重要,行动本身才有意义。复仇就是复仇,既没有什么大道理,也不要挖空心思用计,狂者复仇,是立即奔到现场,冲上前去***,冲决一切生与死的束缚和顾虑, 哪怕敌人成千上万,也要*,只要一根筋地豁出命来突进,至死方休。立即去复仇,方为大义。否则,仇人万一不幸死了,那向谁报仇去?如果连复仇也要算计,算来算去,仇恨服从功利主义,如同做买卖一样,复仇也不能亏本,这就不是武士道了。

假笑,就会成为不敢正视对手的卑怯者;无论如何都要成为刚者,成为大刚者,才必有高用;纠结于善恶,就会失去行动的能力,超越善恶两分,这就是“狂禅”武士道,也是日本武士道的源头和精神底色。

七武士中的电影美学,七武士电影的深度解析彩色(4)

樱花与武士

武士在日本明治时代,是社会转型的中坚力量;武士刀法,讲究简洁、明快的动力美。武士赴死,于死的瞬间,与美相遇,便舍弃人生,跟着美去。因此,武士道是一种死的美学,就像落花之美。日本人常用樱花来比喻武士,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的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