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不要害怕机器人,机器人对人类妈妈有着海枯石烂般的爱
今天解析的《人工智能》,是大名鼎鼎的库布里克的大作。
首先,看看本片制作的背景。
2000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兴起元年,而库布里克在2001年就拍出了该片。
而且本片抓住了人工智能和人类关系的本质问题,审视人类的生命、情感及道德。
因此,库布里克也因此被称为离上帝最近的电影人。
本解析还应该授与库布里克,是迄今为止人工智能人文科学最高水平的电影制作人。
亲爱的观众,为很好地理解本片,首先需要建立本片的一个基本理解框架。
这就是:
机器人是否可以有情感?与人类情感有没有区别?
机器人是否具有社会法律地位?人类社会是否需要平等接纳机器人?
人类发展到今天,是否会像恐龙一样毁灭在目前发展模式之中?
智能机器人是为取代人类而准备的备胎?
本片还暗含几个非常震撼人心的人类人文科学的本质问题:
爱永远是人类的生命之锚。没有爱就不可能有人类和生命。
孩子与妈妈的前生后世具体体现了人类爱的本质和力量。
人类存在维系的基础是爱。机器人小孩大卫历经千辛万苦,跨越岁月数千年,最终唤醒了妈妈,昭示了母爱与子爱是生命诞生延续的因缘。
爱能让逝去2000年的妈妈复活,这不仅仅是影片的梦想。而是揭示了未来人工智能的一种可能,人类要相信和理解并大胆地赋予和帮助机器人生命,得到人类爱的基因。
本片还展示,未来的智能机器人并不可怕,就像可爱坚韧执着爱着妈妈的大卫一样。
如果理解了开头的这些提示,也就基本理解了本片的合理内核和价值意义。
本片开头交代了机器人小孩大卫产生的时代环境,也暗示了人类未来面临的人工智能发展的合理性条件。
人类目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导致了人类社会末日效应的来临。
海水淹没了地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人类生存环境空间被压缩,各国限制人口出生,不消耗资源的智能机器人小孩子被开始研发。
人工智能精英教授召开会议,向他的团队阐述智能机器人小孩子的研发构想。
教授用针扎了服务女机器人手背,
问到:我伤了你的感情吗?回答展:你只是伤到了我的手。这一组场景,展现了当时机器人已经具备了的感官体验能力,预示制造具有爱的能力的机器人小孩子的条件已经具备。
女主人公莫妮卡这时也登场。她的孩子马丁得了重病,在当时的条件下无法治愈,只有冷冻起来等待未来科技发展。
但是医生也说,治好的可能性不高。
这就为后来机器人大卫的出现做了很好的铺垫。
莫妮卡的丈夫担心妻子孤独,就在教授的公司定制了大卫这款机器人小孩,并带回了家。
莫妮卡作为母亲,开头无法接受大卫,并竭力疏远他。
大卫开始展现人类小孩子一样的对母亲的爱和吸引力。
可爱逼真的形象,纯真爱的眼神,厨房对莫妮卡的关注,藏进衣柜的游戏,等等细节场景,用人类爱的情感慢慢融化的莫妮卡抗拒的心。
在亲生孩子马丁无望医治和
机器人小孩大卫爱的感染下,莫妮卡终于在抚养责任书上签字,并开启了大卫母子互认的程序。
大卫扑进妈妈怀抱,并向人类小孩一样,喊出了妈妈这神圣动人的声音。
不同于人类母子感情责任的纽带是十月怀胎和骨肉相连,机器人小孩的互认和爱的建立,就是一道程序语言。
这是对人类情感基础的第一道挑战。
第一次过关后的莫妮卡,开始将母亲的全部爱倾注到大卫身上。
而大卫对妈妈的爱体现在他问妈妈,你会死吗?
机器人小孩的幼稚和人类母子的依恋之情油然而生。
剧情到此发生急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