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国家陷入了疯狂,整个世界闭上眼,有一个男人敞开了双臂。”这句话,写在了《卢旺达饭店》的海报上。
这部由真人真事改编的《卢旺达饭店》,是一部由英国、南非、加拿大和美国四国于2004年共同拍摄的战争片。
该片取材于发生在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讲述了一位卢旺达胡图族饭店经理保罗·路斯沙巴吉那在这场惨无人道的种族仇*中设法挽救1268位图西族及胡图族难民的故事。
说起以“战争”和“种族屠*”为题材的电影,我们能想到很多优秀作品,但如果导演特瑞·乔治还是只能在此类影片中传达英雄主义或者人性光辉就是徒劳的,将这悲惨的过去拍成电影也就难以被他称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这部影片在豆瓣上评分8.9分,位列TOP250的第172位,并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的3项提名,被影迷列为2004年最为真诚与最有力量的电影。今天这篇文章将从“旁观者、受害者、拯救者”三个视角出发,深入分析这部《卢旺达饭店》带给我们的震撼和启示。
一、冷血的旁观者:我们要敢于正视自己犯下的错,被弱化的大屠*场景,是我们欠下的历史课,不被人知道不代表不曾发生如果不是这部影片,大多数人几乎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卢旺达这个小地方,不知道就在我们感受着改革开放的热潮时,地球的另一个角落,竟然还存在如此原始野蛮、灭绝人性的种族大屠*。在图西族的幸存者的回忆中,“胡图族人砍人就像砍甘蔗一样。”
短短三个月内,就有超过100万人被屠*,平均每5分中就有一个人被*,超过了纳粹在集中营屠*犹太人的速度。这场大屠*后,卢旺达的全国人口减少了1/8,全世界人口,被抹去了1/5000,这已不再是“种族大屠*”,而是丧心病狂的“种族灭绝”。
一个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军官回忆说,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附近,你站在任何一个地方朝任何一个方向望过去,尸体都能从你的脚下一直铺到地平线的尽头,整个国家都被笼罩在尸体腐烂的恶臭中,毫不夸张的说,整个国家就是一间巨大的露天太平间。
但当一个国家陷入疯狂时,整个世界都闭上了眼睛。自称世界警察的美国因为不久前的“黑鹰事件”选择了不干涉,联合国也还在探讨“这到底是种族灭绝行动还是内战”,所有人都在积极地寻找理由,让自己心安理得地漠视这场人间惨剧。
在信息畅通、交通便利的全球化时代,这段历史像无人知晓一般存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大屠*过去了10年,才在2004年,凭借好莱坞电影《卢旺达饭店》,为世人知道。
可见,比当时的漠视更可怕的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我们,仍在极力掩饰自己犯下的过错。下面的两张图,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4月7日——反思卢旺达大屠*国际日发布的微博,现在再看,已经找不到之前的痕迹,一样的只有发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