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的一代”永远年少。
1983:张海迪 强者心愿如果从符号学的意义上来说,张海迪这个名字的“所指”早已超越了实体化的“能指”。这名字的意涵是丰富、有生命力,甚至不断变化的,至今仍有历历余音。
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被誉为“八十年代新雷锋”的张海迪同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号召全国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向张海迪同志学习。
在我们熟知的张海迪故事中,关键词数不胜数——身残志坚、品德高尚、珍爱生命、勇于拼搏、反抗命运、回馈社会、勤奋好学、自学成才,她是“80年代雷锋”“当代保尔”“中国的海伦·凯勒”。
然而,这个“词库”至今还在更新着——“青年偶像”张海迪已然“长青”了三十余年,从励志青年、作家,到残疾人运动员、当选为中国残联主席。
而从90后记忆里教室墙上励志名人栏中的张海迪,到2019年3月两会上接受采访的张海迪,她微笑如旧,恍若一代青年的成长故友。
让我们在1983年的《中国青年》中,回溯张海迪进入青年读者视野的时刻:
“二十八岁的共青团员张海迪,论学历,她没有进过一天校门;论身体,她是高位截瘫的病人,先后动过四次大手术,身体的三分之二失去了感觉和功能。面对这样的条件,她却以不息的热情,追求当代青年应有的理想、知识和充实的人生。”(1983年3期的《路,在轮椅姑娘脚下延伸》)
同辈人呵,你感觉到了张海迪对你的启示吗?是的,海迪望着同辈人,目光是和善和友爱的,但这个形象本身,在以极大的严肃性向每一个青年发问——你热爱生活吗?”(1983年5期,《同辈人呵,请你回答》)
有读者来信说:“你给予瘫痪者以行走的自由,你给予沉沦者以奋发的勇气,给精神苍白的人以血色,给思想荒芜的人以启迪。其威力之大,影响之广,教育之深,足以开一代青年锐意奋进的新风。”(1980年7期《海迪精神,催人奋起》)
“只要心在跳动,我就要努力学习和工作,顽强地与疾病抗争。相信我是一个胜利者,用生命的火花去照亮通往美好未来的征程。”(1980年7期《强者的心愿》)
这个让年轻人有所感触、认同、敬佩的偶像兼具传统美德和时代进取精神,更具体地说,她不甘只做“沸腾生活的旁观者”,“用毅力的大锤敲开了生活大门的铁锁,用意志的犁铧开垦了知识的沃土”——这正与时代气质相映互文。
古人说,修业者“辉光日新”。对张海迪而言,她不再只是与命运抗争的“羸弱女孩”,而是成为了“体验多彩人生的强者”。时光用漫长的三十余年,印证这一时代偶像的名副其实。
1983年第5期评论文章《同辈人呵,请你回答》中的句子成为了极妙的预言:
“从海迪姑娘的身上,我们找到了对这代青年更富于行动色彩的概括——他们是追求的一代!
她决不是个四平八稳、老气横秋的落伍者。这魅力的最突出的标志,正是那不屈不挠的追求精神。这是‘上帝’赐予青年的天然特权,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激起同辈人的共鸣呢!每想到这一点,年轻的朋友们就几乎忘记了那张困住海迪的轮椅,只觉得她同自己携手并肩地在人生道路上行进。”
她依然行进着,带着“强者的心愿和锐气”,成了“永远的少年”。(文-韩冬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