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专辑
我们坐公交车是用学生月票的,那天我回来过东塘又挤下公交车,在东百大门边小摊上买了碗刮凉粉填肚子。这个摊子固定在那好久了,平常是不舍得花钱吃的,那天吃的那碗刮凉粉,应该是我记忆中最好吃最韵味的刮凉粉了。
有个经常推着辆三轮车摆大书摊售卖各类杂志书刊的,我也注意他好久了,那天天气好心情好,连那摊子上漂亮的明星都像在对我笑,我便又驻足翻看起来,最后买了一本山口百惠影集,有蛮贵也狠心带走,谁叫一部《血疑》让三浦和山口成为了我心中最完美的情侣呢。
家里还保存了一堆画报,那本《山城电影》画刊就是山口百惠专刊
因为乘车用月票,所以课余时间我会经常往街上跑,我去得多的地方也就是袁家岭新华书店蔡锷路外文书店之类等,那时北岛顾城舒婷也非常火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仅仅十几个字,在中国诗坛的份量却无法估量。有天,我和同样钟意诗歌的高同学结伴,特意寻到深藏在坡子街的诗歌书屋,买了本《朦胧诗选》。
那时东塘还没有立交桥,只在广场中央有个圆形大花坛,西北角崛起的东塘百货大楼是地标性建筑。东百往西是电力院水电院临街的一线小门面,我最记得有家小书店,我在里面买了本琼瑶的小说,有家小录像厅我在里面看过琼瑶的电影。当年琼瑶阿姨非常风靡,我那二十出头教语文的王老师就是琼瑶的铁粉。
1980年代中后期的东塘,毫不夸张就像现在的五一广场一样热闹。广场周边汇集了特别多的各行业设计院,我的很多同学就是设计院子弟,所以在东百前坪熙熙攘攘的人潮中,长沙腔和外地普通话混杂如鼎沸。
传说那时在东塘卖黄泥巴都发财,东百前坪摆摊卖鞋服的卖烤红薯的卖书报的卖干货百货的遍地开花,有扯着喉咙叫卖的,也有静静等客上门的,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路人。东塘百货大楼就更不用说了,矗立在城南的入城口,店面宽敞明亮货物品类齐全摆放琳琅满目,是周围居民和周边乡进城人的购物天堂。
我偶尔也会进东百逛逛,但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几年后竟成了东百的一名正式员工,而且亲身经历了著名的“五虎斗长沙”商界大战。
1995年8月26日,东塘友谊商城第一批升国旗的员工
时间飞快,就要面临高考的预考了,1980年代的高中生想上大学要通过两场大考,一次是五月上旬的省预考,预考不合格的,连参加高考的资格都没有,预考达标的7月上旬再参加一次全国统考,所以在1988年春节后,我们班就开了个难忘的毕业晚会。
班长号召同学们晚会上积极上台表演节目,我是班干部自然要起带头作用,我本来准备唱一首程琳的《风雨兼程》,就像后来毕业生们喜欢唱何炅的《栀子花开》一样,我连表演之前的发言都想好了,可一看前面的吴同学唱了首徐小凤的《顺流逆流》,那我天天标榜自己是粤语歌爱好者,不上一首粤语歌岂不是很打脸?于是我临时换成了《漫步人生路》,也算是与毕业沾上了边吧。
那时候没有伴奏都是清唱,开头我的节奏稍搞快了点,但可爱的同学们非常捧场,我最终获得了最佳节目奖。
因为是毕业前的最后一个班会,同学们除了在精美的留言簿上相互签名外,还每人准备了一份小礼物,通过抽签找新主人,我抽到了坐我后面的彭同学准备的雪娃娃,多年以后,彭同学已是中南大学的彭教授了。
1988年夏末,广州航空在长沙招空姐,飞上蓝天与白云相伴,做个空中小姐是多少女孩子心中美丽的梦想。我得知消息,想想自己有一米六八的身高,其他条件也达标,不去试一下只怕以后会后悔,于是穿上自己认为最漂亮的裙子,找到位于五一东路上的航空大厦去面试。
说是面试,应该是海选,其实就是一长队的年轻妹砣在一张桌子前面一个个过一下,合适些的就问几个小问题。那时候做空姐对女孩子来说是真的好有诱惑,我瞧瞧前后排队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高挑、漂亮。
面试官看过我的报名表,问我会不会粤语,我想自己看了那么多港剧,会唱那么多粤语歌,还有经常跑广州做生意的二姑教过的“边个”"点解""海边抖"之类,便毫不犹豫地点头说会,现在想来那就是所谓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吧。
面试官接着便叽哩哇啦鸡同鸭讲地说了一长串,然后看着一脸懵的我问刚才他说的是什么意思,老天爷啊,他问我什么?他说了什么?我脑袋瓜子嗡嗡的,竟然说不出一个字,面试官把他刚说的又用普通话复述了一遍,我眯起眼歪着头杵在那儿已经面红耳赤不知所措。
面试官把我的报名表放下来,应是准备让我打道回府了,我那一下真想鼓起勇气说,我可以唱一首粤语歌吗?但一看面试官分明在微笑着示意“你已经OVER了,下一位”,我的勇气瞬间凝结成了汗水,失落地往后慢慢撤退,那天硬是走路走到袁家岭,在书店逛了半天才平复沮丧的心情,回到家一想,这有什么!
八九十年代,广播电台的很多节目都蛮红火,像“每周一歌”“听众点播”“电影录音剪辑”等等,我曾经写信为母亲生日点播过朱晓琳的歌曲《妈妈的吻》。
1990年,湖南广播电台还坐落在黄土岭七里庙,有个《听众信箱》栏目专门回复听众朋友提出来的各种问题。我应该是在家里订的《湖南广播电视报》上看到这个节目招临时主持,年少痴狂的我又找到电台去了。
那时,电台与听众之间都是以信件的方式联络互动,一年之后兴起了热线电话形式的夜话节目,最有名的电台主持是慰藉了他人却抑郁了自己的尚能,他们在电波中与打进热线的听众一起谈问题聊情感,每天还会收到很多听众来信。
湖广的《听众信箱》就是收到了大量的听众来信,我找到栏目编导后,她从一堆信件里选出了几封,要我挑一个在节目里回信,我最后确定回复一位问自己做什么都紧张该怎么办的朋友。
我回家引经据典地认真写了两页稿子,还精心挑了小凤姐的一首《香江暖流》作为背景音乐,几天后在我播音的间隙,小凤姐天籁般的歌声响起:“生命从未算一切事事如愿,只欲去找开心快乐园......”哇,那感觉,自己都被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