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亮的小诗简短,写月亮的小诗30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4-03 07:18:42

古诗词中关于月亮的诗不胜枚举,几乎每个时代都有咏月或者使用月亮这个意象的优秀诗篇。下面我列举各个朝代的关于月亮的诗,顺便简单说一下古诗词诗体的发展轨迹。

一、虞舜的《卿云歌》

卿云烂兮 ,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经,万姓允诚....

最早的带有“月”这个字诗歌大概是远古时期的《卿云歌》,据说是虞舜禅让给大禹是君臣们唱的歌,这首歌因为歌颂的是禅让,所以还被中华民国之初被定为第一首国歌。这里的故事可以看我的上一篇文章:《中国历史上第一首诗是什么 比诗经还古老的这些诗歌满满都是故事》。

关于月亮的小诗简短,写月亮的小诗30字(1)

二、春秋 四言诗的时代 诗经·月出

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 ,劳心悄兮 。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

月出照兮 ,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

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大多数作者的名字都没有流传下来,这首《陈风·月出》不知道是不是最早的专门咏月的诗。这时候的诗歌可以看出来是以四言为主,诗经里也有五言七言等字数的诗句,但是四言诗在这个时候占据的主要地位。

关于月亮的小诗简短,写月亮的小诗30字(2)

三、战国 *体诗 宋玉《九辩》

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铄而减毁.........

何氾滥之浮云兮?猋壅蔽此明月........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黮而有瑕........

宋玉据说是屈原的学生,在《九辩》中多次使用了“月”的意象。*体诗以屈原宋玉为代表,亦称楚辞体, 总是有不少“兮”字。*体诗以前的诗句多是四言,屈原在早期写作《橘颂》时,所采用的还是四言体。后来的作品中如《离*》就有了大量的五言、六言、七言等长句式。另外屈原的离*里也使用过“月”的意象: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四、汉朝 五言诗成为主导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古诗十九首是诗歌史上的一颗明珠,虽然只有十九首,但是影响力不亚于诗经和楚辞,这是一个怀才不遇的人在明月之下徘徊,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叹和愤激,杜甫的诗经常写这种心境,“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被杜甫化用为《秋兴八首》的一句诗:“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另外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押入声的诗,分别符合后来平水韵的【入声十二锡】【入声十一陌】【入声七曷】3个韵部,其实诗经里不少诗的押韵也基本符合后来的平水韵(例如硕鼠)。可见隋朝陆法言他们制定《切韵》的时候,口音和秦汉时期差距不大。

这时候可以看出来,五言诗的地位大大上升,汉以后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关于月亮的小诗简短,写月亮的小诗30字(3)

五、魏晋 句句押韵的七言闺怨诗 曹丕《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这是一首句句押韵的乐府诗,曹丕的燕歌行被认为是有据可查的第一首齐言的七言诗。

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月下的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

后来的诗多是隔句押韵,在唐朝句句押韵的诗有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但是不同于曹丕一韵到底的燕歌行,岑参的是一首换韵的诗。

关于月亮的小诗简短,写月亮的小诗30字(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