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字来源
再说说隶字「导」来源。上面是「道」,跟真书一样,但下面看起来是「木」,不是「寸」,为什么会写成这样呢?
第二课我讲过「行」,「行」是一个十字路口,从图像上看,「行」本义是东西南北四通之路。里面放上一个「止」,就是人的脚,这是「辵」,「辵」的意思是乍行乍止,忽走忽停。 后来把「行」字一分二,变成「彳」「亍」两个字,形容人在十字路口踌躇不决,不认路,所以有走走停停的样子。如果里面再加一个「首」,这是头脑,首脑,来了知道路向的人,这就是「道」。《说文》曰:「道,所行道也」,知道往哪走,不迷路;又说「一达谓之道」,一条路直达就是「道」。后来再换一下,下面的「止」换成「手」,知路者援手带你走,这就是「导」字,引导之义。
那照「导」的意义,应该强调它下面是「手」,为什么八分写成「木」呢?历史上一种正体字,往往来之于民间 草体。从我们现在数据来看,下面是「木」的「导」字,西汉草书中早就有了,章草「导」字就是写「木」的。但草书笔势「木」,可以代表许多正体部件,在这里不是「木」,它代表的是「爪」。
篆字中的左手、右手,是这样写的。这两个字都是手臂在下,手指在上。如果倒过来,手臂在上、手指在下,这是「爪」。《说文解字》说:「覆手为爪」,「爪」不仅用于动物,也可以用于人,如甲骨文「受」字,下面一个手,上面一个爪,中间是「舟」,意思是两个人交接一只小舟。「导」字下面本来是「又」,如果转了个方向,那就变成了「爪」字,意义没有变,还是以手引导的意思。
表示手的这三个篆字,发展到草书中笔势不同:「左」字古写没有「工」字,草书为暝人势。右手写为「又」,草书为交争势。「爪」,草书为群鹊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