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要讲七级课程草书了,「手」如果做为一个字的部件,如「奉」字下面是「手」,隶变时成为竖横横,章草、今草都如此。竖横横就是竖笔势两开移位,这个笔势,可以用来表示「手」,跟刚才群鹊化势可以用来表示「爪」一样。草书课程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平时要多留心。
3.2 隶字的变形
上面讲的是隶字来源,有了一个隶字它还可以变形。一个字由许许多多人书写,当然会有些不同,所谓异体字就是这样来的。前面说「教」字有三种写法,现在我们知道,中间这一个是基本的,来源是甲骨文、金文,旁边两种写法,是中间这种写法的变形。
《乙瑛碑》的「教」字写法怎么来的呢?本来「教」字左边基本写法先是两个交叉,每个交叉是撇捺两笔,类似于「乂」。如果一个交叉,先写中心点的上部,而中心点下面一笔过,这就变成了三笔。正式写的时候,下面这笔写平一点,就可以了。看起来好像是草字头,其实来源于一个交叉。所以《乙瑛碑》这个「教」字是个变形的异体字。
《西狭颂》的「教」字又是怎么来的呢?「教」原字第一个交叉,两笔
放平竖直就变成「十」字。第二个也是「十」字,只是一竖是斜放的,不过这一竖不是一笔写下来的,再分成两段。这是为什么呢? 一笔过写不是快点吗? 很明显,如果一笔写下来,那就成了「孝」字。在传世八分作品中,没有「教」字用一笔直下的例子。
《乙瑛碑》中有两个「孝」字,写法和「教」字左边完全不同。「孝」字上面一个样子同「十」,一个同「乂」,通常说两个交叉,正好用了横竖撇捺四个基本笔画。这个写法是从金文来的,把金文「孝」字切分为三部分,分为「十」「乂」「子」,这是隶定时做了这种切分。而「教」字甲骨、金文明明有两个交叉,却刻意避免了和「孝」字类同,其中古人的用心要好好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