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的小篆写法)
2、隶。读音有四个:
(一)dài。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隶,及也。从又,从㞑(同‘尾’)省。又持㞑者,从后及之也。”会意字。本义是及;捕获。看字形演变:
(隶的字形演变)
在金文中,隶的写法就是一只手拉着尾巴的样子。会从后面追及、捕获之意。到小篆时渐渐规整,会意之形渐渐消失。后来逮的意义,用“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此与《辵》部逮音义皆同,逮专行而隶废矣。”孔广居《说文疑疑》:“隶、[枲隶]、逮三字音义皆同,意隶即[枲隶]、逮之古文。加枲加辵,后人赘也。”
章炳麟《新方言·释言》:“《说文》:‘隶,及也。’案:从后持尾,谓追及禽(擒)获之,汉时言捕曰逮,《汉书·王莽传》:‘逮治党与’。正此隶字。今谓捕得为隶住。”关于“逮”字,可以回看257课。
本义之外,隶读逮音时,还有两个用法:
(1)本。《广韵·至韵》:“隶,本也。”(2)与。《集韵·队韵》:“隶,与也。”此二义典籍均无应用实例。
(二)yì。这个读音出自《集韵》。树木再生的嫩条。引申为余。也作“肄”。《集韵·至韵》:“隶,《方言》:‘余也,秦、晋之间曰隶。’”方成珪考正:“案:《类篇》同。卢校《方言》一隶作肄,云即肄字。”按《方言》卷一戴震疏证:“《诗·周南》:‘伐其条肄。’毛传:‘肄,余也。斩而复生曰肄。’肄、余,语之转。”
(树木再生的嫩条)
(三)dì。读音出自《集韵》。狐子。《集韵·霁韵》:“隶,狐子也。”狐子一般指狐狸或黄鼠狼。
(四)lì。读这个音时,是“隸”的简化字,即隶书的隶,详见下面“隸”字的说解。
“隶”的小篆写法如图:
(隶的小篆写法)
3、[枲隶](GB字库无此字,只能描述字形,左枲右隶)。读dài。《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枲隶],及也。从隶,枲(xǐ)声。《诗》曰:‘[枲隶]天之未阴雨。’”形声字。本义是及;到。这里的《诗》指《诗·豳风·鸱鸮》,“[枲隶]天之未阴雨。”今本《诗经》作“迨”,毛传:“迨,及也。”就是趁着(等到)天未阴雨。“迨”是“[枲隶]”的俗字。“[枲隶]”的字义从形旁“隶”而来。
“[枲隶]”的小篆写法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