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心昭昭意思是什么,天地昭昭日月煌煌是什么意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4-03 14:18:22

作者:傅安平

其心昭昭意思是什么,天地昭昭日月煌煌是什么意思(1)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很多人就是由这幅有趣的对联,开始了解韩信,也开始了解西汉初期那众多风云人物的。今天要说的,就是韩信的这位所谓“知己”萧何,一个把韩信推向帅坛,后来又把韩信引入地狱的人,他真的适合用“知己”来称呼吗?

我觉得不应该,萧何与韩信,根本是两种人,完全不同。萧何只是想利用韩信的才能,谈不上什么知己的深情厚谊。萧何这一生,至少对不起包括韩信在内三个人。

其心昭昭意思是什么,天地昭昭日月煌煌是什么意思(2)

1.萧何对不起秦始皇

大家都知道,萧何是兴汉第一功臣,朝中位次第一,可以“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萧何家族是西汉第一世家。这样的荣耀,可谓星烁晨空。

萧何的功绩,不仅只是刘邦口中的“功人”,高出“功狗”们一个层级,其实更是创立汉朝“股份公司”的第二大*,只是刘邦作为帝王,是不可能把自己的帝国股份分给萧何,明许他称王的。曾幻想过陈胜、项羽他们的分封诸王制,也想从刘邦这里强要一份股份的韩信的下场,就是一个前车之鉴。倒是后来在政治上更显稚嫩的刘邦的儿子刘盈坦诚说了一句“故相国萧何,高皇帝大功臣,所与为天下也”,意思是这个天下,原本是萧何与刘邦共同创立的,这“*”的意思就明显不过了。而另一个创业*曹参,顺理当然成为了第二大功臣。

除了不能封王,萧何从汉朝那里享受的殊荣是其他文臣武将不能相比的,这可以说都是萧何应得的。萧何的殊荣,来自于他的眼光、才能与忠诚,这三样东西缺一不可。如果没有眼光,他就不会从一开始就结恩于布衣刘邦,不会力荐韩信这个无名之辈来当汉大将军。没有才能,他就不会成为沛县的实权人物,不会成为刘邦身后的定海神针。没有极度的忠诚,他就不会竭尽全力去支持刘邦在前方驰骋疆场,不会主动消除刘邦几乎是从沛县起事那时起就有的对他的警惕与防范。

萧何这一生最对得起的人,就是他选定的主子刘邦,硬是助力这个乡村流氓坐上了大汉开国皇帝的宝座,萧何因此名载丹青。可是这样一样,他就对得起他以前的主子秦始皇吗?秦皇一朝对他很差,亏待他萧何了吗?

萧何年轻时因为有文才通法律,在沛县当过主吏掾,功曹,又因才能出众升为泗水郡卒史,这说明秦朝选用人才还是比较公正的。后来在郡试中,萧何考核第一,秦朝御史亲自打报告,要征调他到咸阳去当官,这也是择优选拔,没有腐败和不公。

其心昭昭意思是什么,天地昭昭日月煌煌是什么意思(3)

但是曾在沛县负责人事组织工作的萧何,竟然拒绝了朝廷的人事组织安排,这是不是擅自违反秦朝组织制度?但朝廷没有追究萧何的过错。可试想,如果每位基层人才、官员都和萧何一样不服从调配,那秦朝的灭亡是不是也有他们的责任?

萧何不只是为己事违反秦朝法制。“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刘邦包括他的家人多次犯法,萧何都给予包庇,等刘邦当了小乡官,萧何作为一名县吏居然经常跟在刘邦左右混,这是不是很反常的行为?当刘邦为徭役时,萧何、曹参都是他的上级,他们算不算朋党?萧何还是一名合格的县吏吗?对于秦朝来说,不是。身为县吏,萧何黑白通吃,包庇刘邦团伙,为秦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虽然秦朝对萧何有识才之明知遇之恩,对他没有任何亏待,但萧何在秦始皇死后第二年,就纠集团伙纵容凶犯*掉县令,公开起事反抗秦朝,并最后达到目的,这是不是不忠不义?

当新的王朝大封功臣载歌载舞,特封萧何功绩的时候,萧何是不是那个最对不起前朝、对不起秦始皇的人?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萧何一生忠于刘邦,却和刘邦一样,都是秦朝的不忠之臣。“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忠臣烈子”的思想虽然直到宋明时期才达到宣扬高峰,但不也应该适用于萧何吗?换个刘汉王朝不也是要求萧何做忠臣吗?

萧何精通秦朝律法与基层政治,应该很早就洞悉了秦朝底层政治基础的空洞与脆弱,帝国危机难免,但他宁愿呆在底层岗位,也不愿赴咸阳以一己之力去拯救大秦帝国,就像后来在沛县起事时他也不愿出头承担风险一样。这都是萧何作为一名老官僚怯祸避祸本性的表露。

秦末另外两支主要反秦力量中,陈胜吴广是不得不反,项梁项羽是秦朝仇家,他们反秦可以理解。但萧何、曹参、刘邦这伙人就不一样了,他们都是秦吏,从一开始,就是政治上蓄谋已久的不忠者。

萧何如果是秦朝的忠臣,秦末的历史肯定会大为改变。

其心昭昭意思是什么,天地昭昭日月煌煌是什么意思(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