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甲骨文字形,从文从口。
《说文》:吝,恨惜也。从口文声。许慎的形声说太不靠谱,wén和lìn的读音差距那么大,如何标音?要用声韵转来转去,也就失去了标音的功能。
连段玉裁都反对:按此字盖从口文会意。凡恨惜者多文之以口。非文声也。依段注,文不标音,不是声旁,而是形旁,与口会意;有恨惜情绪的人,总是要嘴巴上嘟嘟嚷嚷,找借口找理由。
其实许慎自己也说:古文吝从彣。在纹饰的基础上,又加了彡,突出彰显的意思。所以,吝的本义是用嘴巴来表达遗憾和悔恨,有所憾惜。
然后可以不断引伸:吝惜、舍不得;由吝惜引伸为吝啬、贪吝;由贪吝又引伸为羞耻、耻辱。
值得注意的是,《周易》里有个专有名词:悔吝。悔吝者,忧虞之象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系辞上》)。悔吝是表示忧虑的象,有点小瑕疵,问题不大,不是吉,也不算凶。
摄影 金志宇
啬,甲骨文字形,从来从回,来是麦子,回是仓库,把麦子放到仓库里。
《说文》:爱濇也。从来从㐭。来者,㐭而藏之。故田夫谓之啬夫。
啬是穑的古字,啬夫也就是穑夫。从来(或禾)从㐭(廪的古字,谷仓),谷物已经成熟,可以收割放进谷仓了。本义:谷物收藏。例如稼穑,稼是种植,穑是收割。
谷物是活命的粮食,收藏好后要悉心保管,于是引伸为十分爱惜、节省。《韩非子·解老》:少费为啬。用少浪费来解释啬。这是个褒义词,后来朝相反的方向引伸:由过分的节省、爱惜引伸为小气、吝啬,变成了贬义词。有点反义同词的意味。
吝和啬加在一起,就锁定了意义:过分爱惜财物而不用;小气。
这两个字,典型地体现了汉字意义生成和发展的特点。两个字分别有比较大的意义空间,甚至有褒贬两极的跨度,当两个字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其相同的意义端就被牵引出来,指向共同意义。
再加一个字,意义就更强化了:吝啬鬼。谁还记得欧洲文学中四大吝啬鬼是谁?《儒林外史》中的吝啬鬼是谁?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夏洛克
莫里哀《悭吝人》阿巴贡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
果戈理《死魂灵》泼留希金
吴敬梓《儒林外史》严监生
为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