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要素禀赋理论用生产要素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类型;
广义的要素禀赋理论包括狭义的要素禀赋论和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
要素禀赋理论对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形成了严峻的挑战。该理论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后经萨缪尔森进一步完善,所以,该理论又称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H-O-S)定理。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人们有时又把该理论称为“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相对来说是不同的,因此,各国应生产那些能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的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
要素禀赋论认为,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两个前提条件是:两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一样,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配置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