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统化思考,深度思考六步训练法

首页 > 技术 > 作者:YD1662023-04-22 23:52:14

这里要保证业务目标的完成度的核心是建立在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一是要做好业绩的拆分;二是要在达成目标的关键路径上做好管控,做好过程管理。这里无论是To B 转化还是To C转化,在结果指标之下,都可以拆解出过程指标。

以To B为例,过程指标有:客户拜访数、转化数和最终的采购金额,这3个核心指标作为变量会直接影响To B转化的结果指标,那对于To B转化,就需要从开拓新的潜在客户数量,转化率和单个客户采购金额上进行管控和努力。

To C的思考逻辑类似,我们就回到题主问的第2个问题:如何快速验证To C私域转化流程,实现订单交易?针对这个问题仍然按照上述提到的思路,现状和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关键影响因素和路径进行梳理。针对To C私域流量转化流程梳理如下:

如何系统化思考,深度思考六步训练法(5)

基于以上流程,要验证To C私域流量的转化,首先要确定一个标准,怎样才算To C私域转化流程得到验证,或者这种转化模式得以跑通。需要先定标准,然后再基于私域的转化路径,来去优化和提升核心环节的指标。

系统化思维有一个核心的思路是:在业务推进过程中不断地去找到达成业务结果的确定性指标,基于确定性指标的提升和管控,最终确保整体指标的达成。

那么回到问题本身,如何验证To C私域转化流程,核心是验证上述流程中的关键指标数据。即粉丝量获取,到企业微信的转化率,再到平台的转化率以及最后的成交转化,能否形成一个确切的、且符合预期的值,形成在这个链路上的确定性的数据模型。达到这个目标,至少在这个链路上的运营就可以从不确定变成了确定性,且是可以持续复制。

当然,我们上面的思考,都是假定这个项目面向用户是能够提供独特价值的,且具备项目启动优势的前提下的,那么对于这个项目最终成功与否,是需要考虑两方向的要素影响:

  1. 限制性要素(起到负向作用):也就是说做成一件事,可能遇到的阻碍因素,这种因素能否被解决;比如线上培训,用户认知度比较低,完课率低,短期缺乏人力和资源,就是其中的限制性因素;
  2. 促进性要素(起到正向作用):能够为我们做成一件事,提供的天时、地利、人和等优势和机会的因素,以及对应的竞争壁垒。比如做成人在线教育项目,如果我们有流量优势和名师资源,那么就会是做个项目最终发展的促进性要素。

系统化思考的另一个思考思路:找到业务目标达成的限制性因素和促进性因素,进而在业务推进过程中充分发挥促进性因素的优势,不断的解决和优化限制性因素,以不断地提升业务目标。

基于上面的案例,以及这个业务发展的一些假设,影响题主提到的项目成功与否的限制性因素有:项目价值定位、酒店商家资源丰富程度、产品价格在行业的竞争力、初期的用户认知度和资源投入等;促进性因素可能有:自媒体的流量红利,可以低成本获客,品质消费的崛起等其他机会要素。

三、我们能否找到一个基本的框架思路,让我们快速具备初步的系统化思考的能力?

我们基于第01部分对系统化思维的理解,以及第02部分的案例举例,我们可以梳理出系统化思考中需要考虑的一些底层要素。这里要说明的是,在前面的文章和后面的文章中,但凡提到的底层能力或者底层要素,具体是指可以抛开行业和具体的产品,通用的思考逻辑。

系统化思维里的一些底层要素:

现状或背景(阶段、问题、机会)

同时,当我们面临具体的业务问题,要建立系统思考时,需要想明白5个问题:

  1. 我们能否清晰地认识现状和界定问题,并且明确我们要达到的目标?
  2. 影响这个目标达成的核心要素有哪些?这些核心要素能否被解决?
  3. 核心要素之间,以及核心要素与结果的关系,他们是按照怎样的结构和关联关系被组织到一起的?
  4. 我们能否梳理并建立起一个核心流程,去实现或者推进关键要素的落地?
  5. 在落地的时候的要素约束:限制性要素和促进性要素都有哪些?

针对这几个问题,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有运营觉得自己的竞争力不足,原因是现在的工作内容陷入琐事和重复性工作,让自己得不到锻炼和提升,感觉在现有的公司发展空间受限,想要通过跳槽大厂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仅针对这个问题本身,拆解如下:

上面这个思考本身是有问题的,经过沟通后,我们发现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现状判断和问题界定不清楚,目标不明确

对自己的问题认知和现状判断都是基于身边的朋友和同事来做出的,存在幸存者偏差,所以在努力方向和路径设置上也就出现了偏差。

实际上,题主的问题是:现在的工作状态使得自己的发展空间受限,收入达不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是在未来1-2年内提高自己的收入;另外,竞争力是难以衡量和量化的一个概念,而且在这里其实是达成目标的一个过程要素。

2)对过程指标认知和定义不清晰

首先,对自己的现有的竞争力判断不明确,这里基本上是模糊的感觉;其次,对影响目标达成的核心要素的判断和衡量完全无法量化,比如自己希望提升那几个方面的竞争力,判断的标准是什么?竞争力现状和未来要提升到的标准是什么?

3)在目标的影响要素和达成的路径判断上出了问题

上述所说的,发展空间受限,感觉竞争力不足,因此想要通过跳槽大厂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这里的进入大厂不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路径,而且这里也出现了因果倒置,导致目标达成的关键路径判断出现了问题;也就是最终真实目标达成的核心要要素,及其结构和关联关系,是没想明白的。

实际上,通过了解,题主真实目的是想提升自己的收入水平,这时候就要思考目前自己的收入情况,影响自己收入提升的关键要素,以及未来1-2年时间要将自己收入提升到什么水平?在核心要素达成什么样的水平时,才能够达成自己最终的目标?那么这些核心要素要达到的水平,就会作为过程指标,需要量化下来,并通过某些方法和手段去达成。

我们在具体的业务思考过程中,整个思考系统是比较庞大且复杂的,我们要考虑的要素和层次是比较多的,而且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思考的前后顺序都是有所不同的。为了方便快速建立起系统的思考结构,我们将前面提到的系统化思维里要思考的一些底层要素,梳理出一个关系结构:

如何系统化思考,深度思考六步训练法(6)

基于以上的底层要素,也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思考层面、计划层面、执行层面。

如何系统化思考,深度思考六步训练法(7)

另外,我们在系统化思考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层次性或者结构化的思考方式,诸如:

四、如何培养系统化思维,形成一种潜意识的思考习惯?

这里给出几个简单的思路,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提升:

  1. 意识(打破习惯性思维):先要突破自己的单点思维习惯,有意识地进行系统化思考,掌握一些系统化思考的工具。
  2. 场景:将自己置身特定场景,通过外力和客观环境,强迫自己突破思维舒适区,进行系统思考的实践和训练。
  3. 学习:通过不断地阅读拓展自己的视野,建立分析和看待问题的视角,同时通过一些系统化思考的思维书籍和理论的学习,先建立起整个认知框架。
  4. 总结复盘:通过持续不断的总结输出,来将自己的思考、感悟和想法以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以上是今天要分享的全部内容,当然,系统化思维的建立是一个持续积累和提升的过程,在建立初步认知和思路之后,更多的需要在运营实践过程中持续去思考、总结和练习,培养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结构,形成潜意识的思维习惯。

#专栏作家#

超哥Jason,*超运营思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后续持续从运营思维、认知、分析、学习、实践、总结、成长7个方面进行分享输出!大厂某教育产品线业务负责人。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