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田间地头的拖拉机也开始转向国际市场。”
2019年,非洲赞比亚公开招标80马力的中型拖拉机。制造大马力的欧美发达国家并未参与,我国上海德元公司本以为这次招标势在必得,但是最后赢得胜利的却是印度的马恒达。这也让很多人感到不解,中国制造有目共睹,为何拖拉机技术会输给印度呢?
中国拖拉机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拖拉机厂在资金严重短缺的困难条件下,于1958年7月20号制造出第一台东方红-54履带式拖拉机。从此我国各个拖拉机厂也开始了制造研发的道路,我国拖拉机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与创新。
自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以来,借助国家补贴政策鼓励,拖拉机厂也顺势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据智研咨询显示,2021年中国拖拉机产量为59.9万台,同比增长11.50%。
而我国之所以在非洲市场遇冷,主要原因还是产品质量问题。当我国拖拉机产品转向国际市场时,才发现面对国外的优质拖拉机,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与其竞争。因此在出口业务中只有中低端输出。
比如,中国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大型拖拉机出口数量为7500台,大部分都是150马力以下的低端拖拉机。那国内外这种产品质量差异,是如何造成的呢?
国产拖拉机差在哪首先,我国并没有规定相关的拖拉机准入条件。由于门槛低,中小型企业多,许多企业都会直接购买零件来组装。虽然生产出来的产品样式一样,但是产品质量过差,奈何价格便宜,因此许多人都会优先选择购买。这也就导致国内拖拉机企业,被卷入价格战中无心提升自身,市场竞争秩序也会变得越来越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