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一方面来讲,技术发展也是重要的因素。我国拖拉机起步较晚,目前农业现代化还处于中级阶段。由于我国个体农业比较多,对拖拉机需求量较少,这种状态下企业也就缺乏开发新产品的动力。
但即使这样,很多人也会感到疑惑。印度明明基础设施水平也很薄弱,为什么他们就能在招标中脱颖而出呢?
印度为什么能中标首先,就是因为印度在拖拉机市场钻研十多年,对非洲拖拉机需求非常了解。其次,印度劳动力是出了名的廉价,拖拉机人力价格成本比我国还低。
另一方面,印度马恒达集团与美国公司合作,运用美国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行拖拉机制造,从而在印度这个世界著名的拖拉机市场上,成为了销售冠军。这也就意味着,马恒达已经在国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有充沛的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
根据印度方面的消息:在2021年4月到12月,印度仅仅是拖拉机的出口额就已经达到10.25亿美元,跟8年前2013年同期的5.94亿美元相比,出口足足增长了72%,由此可见其生产力有多强悍了。
国产摩托为何惨遭滑铁卢无独有偶,其实不仅是国产拖拉机,我国的摩托车也曾在国际市场惨遭滑铁卢,比如我国生产摩托乘用车的民营企业—力帆。
20世纪末,日本摩托车基本占据了整个东南亚市场。力帆为了从中分一杯羹,便和日本摩托企业打起了价格战,试图利用低价策略来吸引顾客购买。这个方法也确实吸引到了顾客,力帆的市场份额也一度飙升到了70%。
然而随着价格战愈演愈烈,导致力帆利润大减,之后只能从质量上来弥补,因此,力帆就被贴上了粗制滥造的标签。到了2013年,力帆在越南的市场份额已经跌到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