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4600多个煤矿散布在全国各地,煤矿从业人员超过240万。煤矿工人的生产怎样运转?他们的生活状况又如何?2020年1月,《新闻调查》记者前往山西太原,拍摄记录了一座有着60年历史的煤矿中发生的故事。
官地矿,始建于1960年,位于吕梁山东翼,汾河水西岸,距离太原市区17.5公里。1989年这里曾是亚洲单井口出煤第一,如今年产煤390万吨,是一座大型现代化生产矿井。全年365天,官地矿的生产昼夜不停。各队组人员倒班轮转,每天的乘车高峰时段,井口成为这个煤矿最繁忙的地方。
这种小火车是往返矿井唯一的交通工具,煤矿里叫它“人车”,定点的“人车”载着工人返回地面,他们在潮湿、昏暗的井下工作了8到12小时。
上班的工人也在这里乘坐“人车”,遇到高峰时段,抢到第一趟车的座位并不容易。
官地矿属于平硐式矿井,入口处不深,但到了里面,井巷上覆盖的是起伏的大山,盖山厚度平均约400米。近60年开采,井口附近的煤田多被采完,新工作面越来越远,去往井下各处,搭乘“人车”需要20到50分钟不等,下车后还要步行。
综采三队是官地矿出煤最多的采煤队。他们负责回采的28417工作面,原本每天出煤5000吨。但最近一段时间,工作面出现新情况,采煤工作时断时续。
综采三队技术队长 王赵强:理论上咱一般这个煤层都是煤,但是有些地质变化,煤层它地壳发生变化的时候有裂隙,底下酸性水形成这种溶孔,上面石头因为重力就压下来了。
煤层中夹杂的岩石堆积体被称为“无炭柱”,它的硬度远超过煤。
王赵强:采(煤)机是不能割石头的,因为采(煤)机它那个尖齿它只能割煤,割石头会损坏采(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