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在空运货代公司工作的张辰对于疫情前后的运费有直观的感受。疫情前,从上海到美国的空运运费在50元/公斤,这个数字在2020年4月后逐渐上升,最高上升至大约150元/公斤。
空运货仓的打板库区。(张辰供图)
在这个时间点,全球新冠疫情的蔓延正在经历第一个高峰阶段,而云途的订单量同比增幅高达197.01%。引用云途物流CEO彭国栋在一次公开演讲中的说法,疫情为跨境电商物流行业“带来了利好的发展时机”。
疫情导致各国出台封国封城的防疫举措,首先催化了欧美的电商市场。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的出口同比增长28.7%。速卖通的数据则显示,到了2021年一季度,国内的跨境电商完成出口2808亿元,同比增长69.3%。
“最疯狂的时候就是2020年年底到2021年年初的这段时间,感觉周围所有人都在看跨境(创投机会),那时候的市场很好,大家也都相信中国的工业成熟,会有好产品,海外也会接受这些好产品。”无疆跨境电商创始人兼CEO张晨帆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说。
在张晨帆看来,跨境电商项目的繁荣需要三个基础条件:跨境物流的完善、好的支付通路、建站工具的成熟。但是,2020年年末的这轮机遇,实则是由市场需求极度旺盛的“宅经济”直接带动的。就连风险投资人也很久没有看到如此热闹的创业风口。他们开始兴奋地四处寻找下一个有可能成为SHEIN的投资标的。
作为连续创业者,加之有在美国做电商品牌的经验,张晨帆在2021年3月拿到投资人给的千万元级别的初始资金,在深圳创立了无疆跨境电商,建立了3个DTC(Direct to Costumer)独立站,销售设计师品牌的快时尚产品,目前已进入的市场包括欧洲、北美和拉丁美洲。
无疆跨境的这些商品,从深圳郊区的仓库出发,经航空货运发至欧美后,再由合作的物流服务商负责运输到目的地的头程,以及送达消费者收货地址的尾程配送。从下单到收货,时间不超过10天。
早年中国的跨境电商商家只能通过中国邮政向海外发送航空包裹,这种模式只适用于货物重量在2公斤以下且货值较低的商品,时效性也差。2013年左右,一单发往德国的航空包裹,需要3周才能送到客户手中。
正是跨境电商的兴起,带动了更强调时效性的跨境航空物流的发展。目前,国内在该领域公认的龙头企业,是成立于2014年的云途物流,其日均包裹订单量达100余万件。
这家公司的起家故事,就是帮助国内电商卖家将货物通过深圳和香港完成航空转运以节省物流成本。现在,“跨境B2C商业专线”依然是其核心业务板块,重点服务那些在亚马逊、Wish、Shopify等海外电商平台开店的中国卖家。云途在国内开创了“专线”模式,依靠集中一地大批量发货来降低成本,且专线在成立之初就不是对标国际快递的服务模式和收费标准,而是向国内电商的包裹快递标准看齐,直接按公斤收费。
这种兼具时效和性价比的国际小包服务,很受在海外电商平台发展业务的中国卖家的欢迎。
过去三年,跨境电商因疫情而繁荣,但也进一步加剧了物流成本的上升。云途CEO彭国栋评价疫情对跨境物流是利好,对于其服务对象——跨境电商来说,体验却恰恰相反。
订单量上涨的同时,它们也时刻感知着物流成本上涨对于公司现金流的巨大压力。一家跨境童装品牌的订单规模比疫情前增加了7倍左右,但物流成本在同期也上涨了相同的倍数,彼此抵消。
云途物流发往美国的运费报价从每公斤100元、120元攀升至150元。2021年冬季,也就是在“黑五”至圣诞新年这段电商黄金促销季,美加运费最高涨至170元/公斤,外加每单20元的处理费。同期,无疆迎来了不错的销售业绩,但同时也遇到货舱难订、空运价格高涨的困境,现金流承受重压。
“现在已经有所好转,美线运费已降回75元/公斤。如果再那么涨下去,我们这个跨境模式基本做不了,短时间内丧失了跨境的优势。如果延续两到三年,可能需要想办法找其他跨境的方式了。难道要自己包飞机了?”张晨帆说道。
2022年,国内的跨境电商与跨境出口物流遭遇的最大不确定性,是国内针对奥密克戎疫情所执行的严格的封控政策。
年初在深圳发生的全市封控,让无疆跨境无法按时完成海外订单的发货,而这种发货延迟的情况,也会影响公司Paypal账号提现。“我们有大量现金押在Paypal账号上,这个资金量对我们公司非常重要。而当时每天订单积压高达几千单,延迟发货的时间一旦过长,客户就会投诉,我们的PayPal账号就有可能会保不住。”张晨帆说。
货代公司虽说是疫情中物流价格上涨的受益者,但在上海封控这段时间,也遭遇到不小的现金流危机。
货运代理的准入门槛不高,一家一级空运货运代理的成本,主要是看它签约的板量,行内俗称“包板”,也就是花钱承包货机里的集装板。二级代理的成本不涉及包板,转售一级代理手中的仓位,主要的成本是人力。
签一块板需要的资金量,在8万到10万元不等。上海封控导致外地物流车辆被卡在城外,货代能做的业务也只剩下清库存——把3月已经送到上海的货物完成发货。“一旦公司员工被封在小区,没办法从仓库把货完成报关再提到货站去交货。已经签好的舱位,没法放货进去,飞机还会按计划起飞,实际上就是空载,舱内并没有货。”张辰告诉《第一财经》YiMagazine。
达飞中国自今年3月28日以来,也连续发布了9轮针对上海地区的运营更新公告。这些公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外界感受到,上海疫情对于跨境物流产业的冲击程度。
在3月末的首份公告中,达飞表示码头和驳船仍能正常运作,只是进入/离开上海的部分卡车出现延误。但是到了4月11日,达飞在第3份更新公告中提及进口冷箱和特种货物堆场资源紧张,“外高桥码头由于人员配备压力增加,预计等泊时间将会延长”。
距离这份公告仅过了4日,达飞宣布上海出口滞箱费的免收期限,临时从7日延长至10日。4月末,达飞在其公告中对当时的业务形势评价为“近期实行的疫情防控措施对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供应链速度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而决定暂停自3月28日至5月8日的进口滞箱费的计费时间。
直到5月末,达飞才在第9份更新公告中表示“码头人员配备有序增加,总体形势持续改善”,提示客户由于到港船舶有所增加,未来码头会出现一定拥堵的情况。同时,达飞承诺将继续豁免自2022年3月23日起直至6月5日所产生的迟付款费。
中国很多为全球贸易产业链条做代工生意的企业,出口主要用的是FOB(Free on Board)模式,指的是把货从工厂拉到港口,通过货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装运上货船就算完成交货。而跨境出口电商的物流,可以说是从传统B2B跨境贸易所需要的物流通路升级而来,区别在于它提供端到端服务的链条更长,对于服务的要求也更加细致。
中金公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以中国发至美国的货物测算,相较传统外贸,中国品牌商价值量在跨境电商价值链上仍有近8%的提升空间。
跨境电商和传统贸易在相同商品的最终售价上差异较小。但是,传统出口贸易模式下,海外经销商获得的价值占比高达约36%,而据中金分析,跨境电商的直邮模式,即使要支付高昂的干线运输、中转分拨、终端配送成本,以及平台佣金费率,这些支出加起来仍然低于在传统B2B出口生意中被海外经销商分走的价值比例。
海外仓这种模式是近年来从本地化客户体验的角度出发,受到推崇的一种跨境物流模式。亚马逊仓库也是跨境电商在海外仓的选择之一,商家将商品送入亚马逊的仓库,后续其在亚马逊平台上的订单由亚马逊物流(Fulfillment by Amazon,简称FBA)完成发货。支撑亚马逊全球市场网络的,也正是它旗下的亚马逊物流。亚马逊一方面鼓励分布于全球各地的商家尽可能接入这一服务,同时也提出例如“对库存超过90天的商品收取罚款”的限制政策。
在B2B传统外贸外,海拓也在近几年开拓了B2C跨境电商业务。姜朝相告诉《第一财经》YiMagazine,山东海拓机械集团2019年开始尝试通过跨境电商销售喷雾器、真空吸盘等商品时也使用过亚马逊物流服务。由于备货量赶不上销售速度,导致商品断货。
“海外仓这个模式要求你有一部分商品放在海外仓方便在当地销售,同时还要有一部分货正在海上漂着,另有一部分产品正在生产线上生产,整个链路搞不好就容易断货。”姜朝相说。他熟悉的挖机类跨境贸易商很少尝试这种海外仓。
在B2C跨境电商业务上,海拓主要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的空快模块对接各地货代,用多次联运发货,将四五百公斤的货物在宁波或者义乌集货后,用海运集装箱运到美国洛杉矶,再转UPS,最后通过快递进入亚马逊的仓库。
主营To B跨境批发生意的阿里国际站,在2010年收购了深圳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一达通,以此为基础得以在物流运力上有了充足储备。一达通负责为商家提供订单的履约服务解决方案。2021财年,国际站已经完成了差不多20万国际标准箱(TEU)的物流运输量。“我们目标是,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这个平台能够实现的、锁定的运力在3年之后实现100万吨和100万TEU。”国际站中国供应商及跨境供应链总经理王天添表示。
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物流也在欧洲十几个国家设置了海外仓,覆盖欧盟24国和英国全境,每日能处理10万订单。速度上,“官方仓”所在国能做到3日达,泛欧可做到7日达。此外,菜鸟近期还开通了中美特惠海运专线,围绕舱位保障、靠泊窗口、港口提货等环节,承诺从国内工厂到美国海外仓运输“一口价”30天达。菜鸟对外表示,这条海运专线可提升全链路物流时效30%以上,平均为商家节省物流成本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