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分拣机器人的发展史,自动分拣机器人现状

首页 > 机械设备 > 作者:YD1662023-12-26 02:02:25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用人成本持续上升,减少人工、提高仓储自动化水平已是大势所趋,仓储物流机器人在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优化资源、减少成本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再加上智能物流这一风潮,仓储物流机器人大行于世已然可期。

本期我们就对当前仓储物流机器人的发展历程进行剖析,阐明现状,解析瓶颈,探讨趋势,为仓库引入机器人提供一定的借鉴。

机器人发展历程

从普遍意义上来看,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该阶段的机器人完全按照事先写好的程序进行工作,能够较好地模拟人的运动功能,对于机械性的重复工作有很好的取代性,但只能按照既定流程完成工作目标,无法灵活适应情况的变化。此外,由于缺乏感知环境的能力,它无法及时地识别异常情况并进行工作流程上的调整,从而可能导致不确定甚至危险事件的发生。

通过传感器装置感知环境,并利用计算机进行控制是自适应机器人的主要特征,它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行为,虽然已经具有一些初级的智能,能够应对一定范围内的环境变化,但还没达到完全“自治”的程度,需要技术人员的协调工作。

当前,机器人行业已经进入智能化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机器人具有更类似于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多样的感知和交互能力、灵活的独立决策能力、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

仓储物流机器人技术发展历程

再来说仓储物流机器人,它们的发展也基本沿袭了这一路径。从作业环节和技术角度来分,仓储物流领域使用的机器人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移动类,是用于搬运、分拣环节的轮式移动机器人,即自动导引车(AGV),二是操作类,是应用于物品码垛、拆垛、分拣包装等环节的工业机器人,如机械手、并联机器人、协作(复合)机器人等。

下面,我们就分别以AGV和机械手为例,来分析仓储物流机器人的技术发展历程。

经过多年的发展,AGV在安全性、稳定性、准确性、性价比等诸多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最为突出的还是导航技术的迭代升级。

(1)1.0时代:导引技术-预定路径

20世纪70年代起, AGV开始兴起,那时的AGV显然是程序控制机器人,只能沿着固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体的导引技术包括磁条导引和磁点导引,其特点是要预设参照介质于事先规划好的AGV的行走路径之上或使参照介质与AGV的行走路径相关联,AGV在工作过程中通过读取磁条或磁点来确认行走位置。

搬运分拣机器人的发展史,自动分拣机器人现状(1)

搬运分拣机器人的发展史,自动分拣机器人现状(2)

较为原始的导引技术AGV产品

(2)2.0时代:地标技术-预定路径

2008年,二维码导航、RFID导航、激光反射板导航技术等地标技术快速发展,以二维码导航为基础的AGV机器人不断涌入市场。其中以2012年亚马逊在各地仓库大规模部署的Kiva最为有名,依靠传感器感知环境,具备自适应机器人的特征,实现“货找人、货位找人”的模式,助力仓储物流中心实现无人化作业。

搬运分拣机器人的发展史,自动分拣机器人现状(3)

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列举以下几个典型的KIVA代AGV产品。

搬运分拣机器人的发展史,自动分拣机器人现状(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