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则是另一个比较推荐的单位。统计局在全国各地都有岗位设置,无形中就增加了很多机遇,每年国考中大概会招聘至少五百名毕业生。
这类岗位主要负责进行统计和调查,采集一些数据和信息。跟税务单位相似,招录名额中大多是最基层的职务,需要常跟群众交流,要有一定的耐心。
在待遇方面属于“中不溜”的水平,不同城市差别较大。例如同样是刚上任不久的一二级科员,扣除社保后,贵州的毕业生大概能得到四千多,北京的话则是7千多。
不得不承认,考公、考编的热度越来越高,很多毕业于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也加入了这个队伍。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向来不低,内卷程度进一步增加的话,对于二本生来说更吃力了。
甚至一些小城市和乡镇单位,也出现了重点大学毕业生争相报名的情况,真是太“卷”了。但是二本生也不要因此而气馁,因为公考跟高考是两回事。
许多过来人表示,自己高考时能力并不出色,但参加编制类考试却感觉“得心应手”。公考在考试内容和模式上跟普通的测试不同,在思维和知识面上有更多侧重。
有些学生的思维模式和知识体系,真的很适合考公务员。二本生提前找一些真题和辅导材料,摸索其中的规律,未必就比别人差。
此外,公考中对专业要求很高,有时甚至超过对毕业院校的重视。有些专业在各个单位里都有招录需求,即使是二本生,上岸难度也会随之降低。
比如应用广泛的计算机、软件专业,还有财务会计类专业,以及在私企不太好就业的中文类、管理类专业,在公务员考试中反而有一席之地。
而且,公考不仅有笔试,面试成绩也很关键。擅长笔试的重点本科生,有很多人恰好忽视了面试,没有用心准备,以至于输给二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