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英语成绩在几门主课里,既不拔尖,也不拖后腿。这篇文章只是把我对英语教学(局限于体制内教育)的看法、我带儿子学习英语的经历、经验和教训写出来。希望给能给低年级的家长一点参考,希望大家少走一些弯路,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成绩,这一直是我的宗旨[灵光一闪]。
我们是如何学会中文的
对于大多数走体制内路线的孩子来说,中文是母语,英语是外语。
让我们回想一下小宝宝从呱呱坠地到开口说话的过程:最开始的一两年(说话前)时间里,除了睡觉,其余时间都在有意无意地听大人们说话。这个时期属于学习语言的第一阶段:输入。有输入才能有输出,在大量的听的基础上,经过大脑的接收和储存,最终才能开口说话。
一至两岁会说话,三四岁,家长讲故事给孩子听,拿方块字教孩子认汉。七岁上学,已经熟练掌握听说技能的孩子跟老师学习写字,写句子,写作文。这是学习母语的一个完整的进阶过程,自然、顺畅、高效[中国赞]。三四年级,日常生活中需要的语言技能基本都已掌握。
学校是如何教英文的
上海是全国最早开展英语教学的城市,小学一年级开始,江苏省三年级开始。
小学低年级每周有两节英语课,高年级逐步增加到四至五节。上课的过程大致先听课文,老师讲解,学生朗读,背诵单词、课文,回家作业是抄写、做巩固练习老师讲解习题等。
有毛病吗?没毛病,小学到大学,几十年来,英语课都是这么上的。除了现在设备更先进,有多媒体;老师的课件更好看,有PPT;老师的发音更纯正,都是师范学院英语专业毕业[赞],其他都没变。
但是,为什么总说学生花了那么多时间学英语,效果不佳,很多成了哑巴英语。当然,这些年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加,情况有所好转。
对照语言学习的规律,校内英语教学有两点不足。
1、对“听”这一首要环节缺乏重视。语言学习“听说读写”四个环节,听是第一位的,听是基础。我非常赞英语学习必先“磨耳朵”这个理论:就是让孩子大量地听。有了“听”这个环节的输入,才有“说”这个环节的输出。
如果校内学习时间有限,那课后更多地弥补,才能完成积累的过程。无需四个环节同时进行,听说先行,基本掌握之后,再开始读写技能的训练。
2、频率过低。一周两节课时对于语言初学者来说,太少太少。周一上课学的单词到了周四基本都还给老师了[抓狂]。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环境,需要大量和高频的语言输入。
很多家长会送幼儿园的孩子去学前英语机构,一般一周去一次,最多两三次,这个做法的弊病和学校英语课是一样。结果必然是花钱,花时间,收获无几。
没有遵循语言习得的规律,学习效果事倍功半就不奇怪了。
我是如何教孩子英文的
小学阶段
我学生时期,英语成绩一直是各门功课中最好的。
孩子出生之后,我希望用自己的这一点点优势,尽早地教他英语。可是幼儿园的他非常抗拒听到英语:“妈妈,不要给我听这个[抠鼻]。”OK,那就不听。
英语零基础进小学,儿子和我说:班上很多同学幼儿园在英F,迪S尼学了好几年,感觉自己起步比其他同学晚,怕跟不上。
我告诉他:“虽说学语言年龄小有优势。你看妈妈初一才开始学,家里没人辅导,不一样也能把英语学好么。你现在一年级开始学,那应该比我强了。学习最重要的不是早晚,而是好的学习方法和自己的努力。”
当然,经过我的一对一、人盯人的专职辅导,半年后,儿子再也不用担心他的英语学习了[呲牙]。
小学一至三年级的每天晚上,我们坚持学习《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