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的控制。
只有自律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抱着侥幸心理的人,最终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损人不利己。
《今日说法》一个真实的案例,因为放弃自律不遵守规则,结果他把人生交给了别人。
韩传信是山东籍的老货车司机,有近二十年的驾龄,最后一趟开出了八百公里的终点。
那天早上六点起床十点出发,一路经过了河北、山西,到了山西送完货已经是夜里1点了。
此时的韩传信已经疲惫不堪,他是一名老司机不是不知道疲劳驾驶的危险,也不会不知道《交通安全法》里面有一条规定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之规定。
他都知道可还是抱着侥幸心理继续开车上路,而且又去拉了一趟货,实在困的不行只是在停车场休息了两个小时,导致他后来进入隧道犯困,直接撞死两个人。
被撞死的是一名还没有报道的女大学生和她的父亲,导致两个家庭悲剧。
如果司机能够自律守规则,不抱着侥幸心理,或许他们的人生就不会这样了。
幼儿园正是培养幼儿自律的时候。
1978年,世界各国诺贝奖获得者齐聚巴黎,有一位记者问物理学奖获得者卡皮察,“在你的一生中,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里学到的?”
他说:“我个人觉得,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不是在大学,也不是在实验室,而是在幼儿园。”
他继续讲到,“在这里我学会了很多,比如不是自己东西不要拿;饭前要洗手,饭后要休息;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做到;哪里拿的东西要放回原处;要守规则……”
正是他养成了这种自律的好习惯,在自己的事业上能够坚持不懈取得辉煌成绩。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现今网上流行骑行大咖,其中我知道的有一位徐云,他的视频点击量甚至达到了百万,评论大都是几千条。
为什么我对徐云印象深刻,不是他拍的沿途风景,而是他旅途中的几个小细节感动了我。
徐云在一个视频里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为什么每天晚上都要精心准备饭菜呢,特别是菜很麻烦,为什么不随便弄点吃的呢?因为我如果随便弄点吃的,那么人就会养成一种惰性,一旦养成很难改掉。
这就是他好习惯的坚持养成,才能这样的自律。除此之外,徐云每到一个地方垃圾从来不乱丢,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打扫干净。
在吉林省舒兰市他的手指骨折了,好心的刘阿姨借房子给他住,他不好意思拒绝,住进去以后是自己打地铺,并没有睡在床上,临走的时候还悄悄地留下六百块钱。
徐云这种良好的习惯和品质一定与他在幼儿园里的养成分不开。
孩子在2岁以后是一个“秩序敏感期”,3岁以后家长可以逐渐地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
一、制定规则
孩子由于年龄小,往往无规则意识,父母就要给孩子制定一些规则。比如看手机不能超过二十分钟,想看电视每天只能看半小时等等。既然制定了就要严格执行,绝不能因为孩子哭闹父母心软。
二、养成良好的习惯
孩子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习惯,父母在家里也要让孩子保持。不能在学校不乱丢垃圾,到家里就可以随意了。
教育孩子不是教师的事情,要家园配合才能起到效果。
三、让孩子自己学着管理时间
我们会发现有的小朋友一回家就先做作业再出去玩,他们的自律意识非常好很少让父母督促。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中写道,把信任还给孩子,让孩子获得自我管理的权利。这种权利的放下,必然会唤起孩子内心的自尊感和责任感。
家长过度的控制非但不能让孩子自律,反而会把孩子禁锢起来。
四、父母要以身作则
我们发现凡是自律的孩子背后肯定有一个自律的父母,家长永远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让孩子自我完善。
据美国密执安州一所大学调查研究显示,通过孩子自律能力的强弱,可以预测孩子未来学习的成就。如果一个孩子自律性差,那么,他可能从生活到学习,以及以后参加工作的处事能力都将落后于其他同龄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