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是《赤壁赋》的姊妹篇。与前篇纯写江上泛舟不同,后篇记游,以登岸履险为主,也无谈玄说理的内容。文章前面记真景真情,通过毫不雕琢的天然佳句,给人一种壮阔的美感;中间对踞石攀木、俯江长啸的细致描写,真切地表达了作者月夜登临的情趣。最后写梦见道士化鹤,纯属幻境幻觉,空灵奇幻,迷离恍惚,从中表现了作者内心怅然若失的苦闷。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是岁:这一年。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阴历十六日,“朔日”:阴历每月的初一,“晦日”: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步自雪堂:从雪堂步行出发。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离他在临皋的住处不远,在黄冈东面。堂在大雪时建成,画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
归于临皋:准备回临皋亭。临皋(gāo):亭名,在黄冈南长江边上。苏轼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不久就迁至临皋亭。
从:跟随。
黄泥之坂(bǎn):黄冈东面东坡附近的山坡叫“黄泥坂”。坂,斜坡,山坡。文言文为调整音节,有时在一个名词中增“之”字,如欧阳修《昼锦堂记》:“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翻译: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既:已经。木叶:树叶。尽:全,都。顾:环顾。
行歌相答:边行边吟诗,互相唱和。
翻译: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环顾四周,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已而:过了一会儿。
月白风清:月色皎洁,清风习习。
如此良夜何: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如……何,怎样对待…… “如何”跟“奈何”差不多,都有“对待”“对付”的意思。
翻译: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即使有酒也没有菜肴。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
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今者薄暮:方才傍晚的时候。薄暮,太阳将落天快黑的时候。薄,迫,逼近。
顾:只是。安所:从哪里。
翻译: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
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谋诸妇:谋之于妻,找妻子想办法。诸,相当于“之于”。
不时之须:随时的需要。须,通“需”。
翻译: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断岸:江边绝壁。
翻译: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这话是联系前次赤壁之游说的。前次游赤壁在“七月既望”,距离这次仅仅三个月,时间很短,所以说“曾日月之几何”。前次所见的是“水光接天”,“万顷茫然”,这次所见的是“断岸千尺”“水落石出”,所以说“江山不可复识”。曾日月之几何,也就是“曾几何时”。曾,才,刚刚。这样用的“曾”常放在疑问句的句首。曾几何时,成语,指才过了没多少时间,即时间没过多久。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摄衣:提起衣襟.摄,牵曳。履巉(chán)岩:登上险峻的山崖。履,践,踏。巉岩,险峻的山石。披蒙茸:分开乱草。蒙茸,杂乱的丛草。踞(jù):蹲或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
虬龙:指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虬,龙的一种。栖鹘(hú):睡在树上的鹘。栖,鸟宿。鹘,意为隼,鹰的一种。危:高高的。俯冯(féng)夷之幽宫: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冯夷,水神。幽,深。这两句是说,上登山的极高处,下临江的极深处。盖:发语词。焉:代词。
翻译: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划然长啸:高声长啸。划,有“裂”的意思,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啸,蹙口作声。
翻译: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亦:这个“亦”字是承接上文“二客不能从”说的。上文说,游到奇险处二客不能从;这里说,及至自己发声长啸,也感到悲恐,再不能停留在山上了。悄然:静默的样子。
肃然:因恐惧而收敛的样子。凛乎:恐惧的样子。留:停留。
翻译: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反:同“返”。返回。放:纵,遣。这里有任船飘荡的意思。听:听凭,任凭。焉:兼词 “于之”。
翻译: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四顾寂寥:向四外望去,寂寞冷清。适:正好。横江东来: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
玄裳缟(gǎo)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裳,下服。缟,白。衣,上衣。仙鹤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这样说。
戛然:形容鹤雕一类的鸟高声叫唤的声音。如白居易《画雕赞》“轩然将飞,戛然欲鸣。”
掠:擦过。而:顺承。
翻译: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这时的作者与客已经舍舟登岸,客去而作者就寝于室内,看下文的“开户”便明。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就:去。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羽衣蹁跹:穿着羽衣(道士穿的用鸟羽制成的衣服),轻快地走着。
揖(yī)予:向我拱手施礼。
翻译: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
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
俯:低头。呜呼噫嘻:这四个字都是叹词。
畴昔之夜:昨天晚上。此语出于《礼记·檀弓》上篇“予畴昔之夜”。畴,语首助词,没有实在的意思。昔,昨。
过我:从我这里经过。
非子也耶:不是你吗?非...也:否定判断句 难道不是....
翻译: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着从我这里经过的人,不是你吗?”
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顾:回头看。寤(wù):觉,醒。
翻译: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