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联考成绩出来后都会有关于联考作弊的各种谣言,比如考前泄题、乱打分、花钱买分等,所谓无风不起浪,那么又是哪里来的风呢?
要搞清楚为什么会有这些谣言,我们就要明白这些谣言对谁有利!
说某个画室的学生提前就知道考题,那么是不是这个画室以后会更好招生?成绩不好说评分不公平,乱打分,老师是不是可以推掉教学质量不好的责任?学生是不是可以掩饰自己专业成绩本来就差的事实?说可以花钱买分,除了可以掩饰画室教学质量差和学生专业水平差以外,更可以帮一些骗子骗到更多的钱。
比如联考后有人问家长,愿不愿意花点钱让分数高点,甚至可以保证没帮忙达到理想的分数可以退钱,这空手套白狼的事自然是稳赚不赔,如果达到了理想分数,骗子得了钱家长还会感谢他,假如没达到理想分数,把钱退家长了,家长还会称赞骗子守信用!
当然骗子也只是极少数的,宣扬联考有黑幕的画室也是极少数,但相信这个论调的学生和家长多啊,他们得为自己不满意的成绩找个理由啊,就像抖音上一位重庆美术生家长质疑的,质疑有的人提前知道考题了,质疑考试现场有人用手机了,质疑别人花钱把他的高分换成低分了,这全来自于道听途说和自己的臆想,唯一让她质疑的原因就是和他孩子水平差不多的几个都比她家孩子考得好,可是这水平差不多是谁评判出来的呢?
联考也等同于高考,国家一直在严厉打击高考作弊,但谁也不能肯定没有作弊的存在,但诸如大规地提前知道考题、评分可以随便给、可以买分等是不可能存在的。
为什么这几年用校考招生的高校越来越少了?除了疫情的原因外,校考存在的一些潜规则,让教育部不得不限制非31所独立设置的艺术类本科高校外的院校采用校考招生,因为校考是高校独立组织考试,出题、评分等都是高校自主完成,容易造成对考生的不公,最常见的就是考生为了了解高校的考题风格,评分标准等,就需要该校的专业老师上课,这些高昂的学费既增加了考生的负担,又催生了校园腐败。这就是教育部要求取消一部分院校的校考资格,采用联考成绩招生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