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园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
幼儿园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这是国内不少幼儿园在进行登记时遇到的现实问题,它反映出我们对幼儿教育属性定位上的观念冲突。
从欧文等人创建世界上第一批幼儿学校到幼儿教育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反映出人们对幼儿教育的内涵、性质、范畴、功能的认识在不断变化。公共幼儿教育最初的出发点在于帮助贫困家庭,保护幼儿生命,慈善性和福利性是其基本属性,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将幼儿教育视为准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的福利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幼儿教育的教育特性越来越强,普及公共幼儿教育逐渐成为政府职责,各国逐渐将原来主要由私人和社会团体开办的幼儿园纳入基础教育乃至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
一方面,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着幼儿教育的保育功能永远不会消失;另一方面,由于贫富差距和儿童特殊需要的不可能消失,其慈善和社会补偿功能依然会存在,并且在贫富差距增大的社会里这一功能自然增强。
因此,幼儿教育中教育性、福利性、社会补偿性和产业性共同存在,其中教育性是其最主要和本质的属性。
二、谁应该为幼儿教育承担责任?
目前幼儿教育的诸多问题,归根结底是责任问题,谁该为幼儿教育承担责任?承担多少责任?如何承担责任?这是目前我们还没有形成共识的问题,尤其是各级政府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以何种方式承担幼儿教育责任尚未明确,这直接影响着政府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政策与经费投入。
多年以来,我国政府投入的幼儿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的比例一直徘徊在1.3%左右,这一比例在巴西是5.1%,墨西哥是8.9%,泰国是16.4%。一些调查显示,我国幼儿教育经费总收入来自家长的占80%,家庭是当前公共幼儿教育经费的主要责任承担者。在一些地方和一些幼儿园,家庭几乎是幼儿教育经费的全部责任承担者。
幼儿教育的特性决定了政府、家庭和社会对幼儿教育都有责任,政府尤其不可轻视自己的责任。建立适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责任共担机制,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急需解决好的现实问题。
三、幼儿教育“富贵病”谁之过?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城乡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当前,我国农村确实还存在没有很好满足幼儿发展需求的问题,但是在城市和乡镇中,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不恰当地提供了幼儿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不必要的外部条件,从而阻碍了幼儿的正常健康发展。我在《中国幼儿教育忧思与行动》中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幼儿教育“富贵病”。
“富贵病”的病根不在于家长有钱了,家庭生活富裕了,而在于对幼儿教育内在规律缺乏认识,或有所认识却缺乏意志使之变为教育行为;在于富有之家与无知父母以及社会的功利性在幼儿教育上共同施力的结果。朴素不只是一种美,也是一种真诚的善,它对孩子产生的教育效果要远远优于过度给予和过度期望。
四、家庭对幼儿教育有多大责任?
公共幼儿教育产生之后,家庭与公共幼儿教育之间以谁为主、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这是现实中模糊且直接埋下教育隐患的地方。不少父母认为,孩子送进了幼儿园,教育孩子就是幼儿园的事了,自己或放松或放弃对孩子的教育责任。
家庭是幼儿生活和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幼儿教育本身要依靠幼儿园、家庭与社区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
公共幼儿教育的出现并不能改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现实。近些年来,父母的文化素质普遍有了较大提高,核心家庭增多,家庭人口数减少,家庭的生产功能下降、教育功能增大。正因为如此,父母不能因为有了幼儿园就放弃家庭的教育职责,而是应该努力实现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同步优化和良好合作。
五、农村幼儿园公私谁为主?
这是一个争议较多的话题。根据大量的实地调查,我认为在中国应该建立一个以公办幼儿园为主,民办幼儿园为补充,同时公办和民办幼儿机构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系。
中国当前幼儿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农民对幼儿教育经费的支付能力极其有限,不可能像城镇那样依靠民办或其他社会力量来办好幼儿教育。
公办幼儿园是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可行的主要方式,而现实中的农村幼儿园面临着既无投入、又无法提高收费(家长支付不起)的两难困境。因此,政府必须从保持中国社会整体持续稳定及和谐发展的高度,解决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切实可行的方式就是在农村办好公办幼儿园,以乡村举办的公办园为主体、以民办园为补充、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办园体制,是符合当前中国大多数农村幼儿教育实际的可行政策。
六、示范幼儿园该不该办?
办好示范幼儿园是多年来各地一直采取的幼儿教育发展模式,但这种模式造成了严重的不公平问题。
公共幼儿教育最早产生于纺织女工的子女需要人照护,它本身就带有一种济贫性质。以后虽几经变化,世界各国依然采取各种政策使公共幼儿教育带有很强的补偿性和公益性,注重解决弱势群体的幼儿教育问题。如美国优先开端(headstart)项目、英国针对贫困人群的“确保开端项目”(surestartproject)、东西德统一后公共资金占幼教经费的总体份额均升至75%-80%、台湾地区实行每人每学期5000元台币的幼儿教育券制度……这些措施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解决了低收入家庭幼儿教育问题。
幼儿教育能够从起点上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减少阶层间的差异和对抗,传播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促进整个社会健康发展。普通家庭幼儿是否受到教育,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不仅是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也是政府价值取向的反映。
当前,通过政策倾斜保证普通家庭,尤其是保证贫困家庭子女享受到良好的幼儿教育,促使他们通过参与、交往、互动和合作融入主流社会,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有效、根本性的措施之一。
更多幼儿资源,请扫码关注“国内幼儿园园长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