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伯比尔定律的计算公式,朗伯比尔定律的适用条件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5-02 11:00:41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52.吸光光度法:分子光谱分析法的一种,又称分光光度法,属于分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

基于外层电子跃迁

53.有机化合物的生色原理

a 跃迁类型

价电子跃迁:σ→σ*, π→π*; n→σ*, n→π*

DE (hn) 顺序: n→π*<π→π*< n→σ*<σ→σ*

b 生色团和助色团

生色团: 含有π→π*跃迁的不饱和基团

助色团: 含非键电子的杂原子基团,如-NH2, -OH, -CH3…

与生色团相连时,会使吸收峰红移,吸收强度增强

54.光吸收定律-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样品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及光程(溶液的厚度)成正比关系---朗伯比尔定律

数学表达:A=lg(1/T)=Kbc (其中,A:吸光度,T:透射比,K:比例常数,b:溶液厚度,c:溶液浓)

注意:平行单色光;均相介质;无发射、散射或光化学反应

55.灵敏度表示方法

朗伯比尔定律的计算公式,朗伯比尔定律的适用条件(13)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桑德尔(Sandell)灵敏度: S

当仪器检测吸光度为0.001时,单位截面积光程内所能检测到的吸光物质的最低含量。单位:mg/cm2 S=M/e

56.吸光度的加和性

在某一波长,溶液中含有对该波长的光产生吸收的多种物质,那么溶液的总吸光度等于溶液中各个吸光物质的吸光度之和

A1 = e1bc1 A2 = e2bc2 A = e1bc1 e2bc2

57.分光光度计的组成

朗伯比尔定律的计算公式,朗伯比尔定律的适用条件(14)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朗伯比尔定律的计算公式,朗伯比尔定律的适用条件(15)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单色器:作用:产生单色光

常用的单色器:棱镜和光栅

样品池(比色皿)

厚度(光程): 0.5, 1, 2, 3, 5…cm

材质:玻璃比色皿--可见光区

石英比色皿--可见、紫外光区

检测器

作用:接收透射光,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常用检测器:

光电管

光电倍增管

光二极管阵列

58.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

显色反应:没有颜色的化合物,需要通过适当的反应定量生成有色化合物再测定-- 显色反应

要求:

a. 选择性好

b. 灵敏度高 (ε>104)

c. 产物的化学组成稳定

d. 化学性质稳定

e. 反应和产物有明显的颜色差别 (Dl>60nm)

显色反应类型:络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缔合反应;成盐反应;褪色反应;吸附显色反应

显色剂:无机显色剂: 过氧化氢,硫氰酸铵,碘化钾

有机显色剂:偶氮类:偶氮胂III;三苯甲烷类:三苯甲烷酸性染料 铬天菁S,三苯甲烷碱性染料 结晶紫;邻菲罗啉类:新亚铜灵;肟类:丁二肟

影响因素:

a 溶液酸度(pH值及缓冲溶液)

u 影响显色剂的平衡浓度及颜色,改变Δl

u 影响待测离子的存在状态,防止沉淀

u 影响络合物组成

b 显色剂的用量:稍过量,处于平台区

c 显色反应时间:针对不同显色反应确定显示时间

显色反应快且稳定;显色反应快但不稳定;

显色反应慢,稳定需时间;显色反应慢但不稳定

d 显色反应温度:加热可加快反应速度,导致显色剂或产物分解

e 溶剂:有机溶剂,提高灵敏度、显色反应速率

f 干扰离子:消除办法:提高酸度,加入隐蔽剂,改变价态 ;选择合适参比 ;褪色空白(铬天菁S测Al,氟化铵褪色,消除锆、镍、钴干扰);选择适当波长

59.测定波长选择

朗伯比尔定律的计算公式,朗伯比尔定律的适用条件(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