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痨”孩子往往思维丰富,表达能力强,同时也能体现出卓越的观察力。
你想啊,当孩子问问题的时候,其实就是对这个世界有求知欲和好奇心。
这种爱探索的行为,对于的智力发展是好的品质。当孩子有这种表现的时候,家长不要厌烦,更不能经常以“话多”为由严厉批评孩子,这样容易挫伤孩子的“表达*”。
平时家长可以主动引导孩子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呵护孩子的求知欲。当然,为了不影响他人,家长也要做好相关的引导,例如在图书馆这种场合尽量少说话。
04.爱“抬杠”
很多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孩子只有听大人说话的份,尤其是在“犯错”的时候,一旦反驳便会受到更严厉的批评,其实这也是在否定孩子的主观意识。
孩子在一岁多的时候,开始慢慢形成自己的“个性”,爱“抬杠”往往不是故意跟父母过不去,而是说明他们开始学习判断事情的“对错”,同时也是表现欲的一种体现,因为想占有话语权才抬杠。
会质疑和反对的孩子,不仅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强,而且性格上更有主见。
敢于争辩和反抗,也是个人意识觉醒的标志,从小不容易盲从。这种可贵的能力,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家长要允许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倾听孩子把话说完,只要不是胡搅蛮缠和原则上的问题,大可不必质疑孩子说的话。
有时与其加以斥责,不如有理有据跟孩子“争辩”一番,把道理的逻辑清楚的捋一遍,这样还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05.记性好
古希腊有句俗语:记忆是智力之母,它是知识经验积累的必要条件。
记性好的孩子,教他们东西不费力,很快就记住了,学习效率高。
甚至父母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总能在不经意间记得清清楚楚,这说明他们的大脑发育比较的健全,也就是聪明的表现。
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所以记忆力强的孩子,在专注力、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方面,都要比普通人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