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成绩绩点是怎么来的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5-04 20:44:53

上次杨老师分享了一篇《》不少同学问GPA的算法可不可以科普一下呀,今天给大家详细说一下关于GPA的常见算法!

大学成绩绩点是怎么来的,(1)

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有一个组成部分极其重要,重要到有些学校和专业将其视为“大浪淘沙”的初筛环节,它就是「GPA」

都说低GPA是“硬伤”,造成这样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因为:

保持高GPA固然关键,同样重要的是了解GPA的“玩法”,对这项指标足够重视。一个不好的GPA,不论是在申请留学和求职过程中,都会成为阻碍,丧失印象分。

大学成绩绩点是怎么来的,(2)

什么是GPA?

GPA(Grade Point Average)是加权平均成绩,又称学分绩点,是以每门课程的学分为权重计算出来的平均成绩。通常来说,GPA是量化申请者学习能力的主要指标,校方据此判断该同学是否具备进阶更高学术研究的基础和潜力。

不同大学采用的GPA计算方法不同,比如百分制、4分制、5分制,甚至还有不给分数只给一个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合格或者是A、B、C、D、F)的评分标准。

常见算法

01

百分制算数平均分

算法:将所有课程成绩的相加,再除以总课程数。即算术平均分=(课程1成绩 课程2成绩 ……)/总课程数。

特点:算数平均分的算法十分简单,所有科目一视同仁,这种算法里,学分高低只是摆设,公修课、选修课、毕业论文,即使各自学分不一样,所占比重也是相同的。这种算法适合那些学分少的课程或选修课等成绩很突出,而学分高的专业课成绩一般的同学使用。

02

百分制加权平均分

算法:将每门课程的成绩乘以学分,加起来后除以总学分。即加权平均分=(课程1成绩*该课程学分 课程2成绩*该课程学分 ……)/总学分。

特点:跟算术平均分相反,加权平均分是以学分为导向的,学分高低直接决定这门课的成绩所占的比重。这种算法适合那些学分高的课程成绩很高,学分低的课程成绩较低的同学使用。

03

平均绩点

该成绩单中还出现了两列分别是4分制成绩5分制成绩,这是大部分学校都会采用的学分制,将每门课的百分制分数转换成对应的4分或5分制分数,然后按照加权平均分算法计算出GPA。

以下是最常见的几种转化方式:

标准4.0制:

90~100 对应绩点4.0

80~89 对应绩点3.0-3.9

70~79 对应绩点2.0-2.9

60~69 对应绩点1.0-1.9

59及以下 对应绩点 0

这种算法简单明了,以10分作为一个绩点档次,换算时不利的是很容易被一些卡在档次边缘的成绩影响整体绩点。

在标准4.0算法的基础上,还有一种北大4.0算法将60-100分划分成更细致的区域,也是很多中国学生采取的方式:

100~90=4.0

89~85=3.7

84~82=3.3

81~78=3.0

77~75=2.7

74~72=2.3

71~68=2.0

67~64=1.5

63~60=1.0

59以下=0

5分制算法:

90~100 对应绩点4.0-5.0

80~89 对应绩点3.0-3.9

70~79 对应绩点2.0-2.9

60~69 对应绩点1.0-1.9

59及以下 对应绩点 0

可以看到5分制的GPA与4分制的主要差距在于90分以上,5分制的GPA会对成绩继续分档(比如以91对应4.1,100对应5.0,每增加1分GPA增加0.1)。而对于4分制的GPA来说,90分以上全部按照满分计算。

大学成绩绩点是怎么来的,(3)

以上是最常见的绩点与百分制的对应关系,当然很多大学有自己加权平均分的算法公式,可以在学校官网或者教务处查询,具体了解。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