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儿童暴力问题全国性调查》 数据显示,在2~5岁的儿童中,有20.4%经历过身体欺凌,14.6%遭受过语言欺凌,而语言欺凌中最常见的行为就是起绰号。据不完全统计,绰号中最常出现的就是和孩子的身高、体型、外表相关的带有嘲讽意味的词语。 幼儿园时期是孩子人格培养的关键期,他们的身心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爱模仿、情绪性强、缺少主见性、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容易受到他人影响。 被起绰号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丧失自信,不信任他人,无法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在性格上有一定程度的扭曲。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有较大阻力,而这就是自卑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可惜很多父母都没把这个放在心上,只认为是孩子们之间闹着玩的,又没有打人,殊不知这种行为比挨打更让人难受。
暴力行为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出,屡屡能看到“某女生被同学扇耳光”“某男生被同学逼至墙角围殴”等新闻,受欺凌的孩子还可能以自*来终结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但是家长不要以为只有初中、高中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其实暴力行为的因子从幼儿园就显现出来了。 那些在幼儿园里被别人欺负过、殴打过的孩子,长大后有两种趋向:
1、易怒暴躁、喜欢动手打人。幼儿时期经历的暴力刺激会改变他们的认知,误以为这才是强者的做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长大后就会像施暴者的方向靠拢。 2、畏畏缩缩、胆小怕事。这是最普遍的现象,那些经受过暴力行为的人会留下巨大的心理创伤和阴影,且不会愈合。他们更容易做噩梦,封闭自己,课堂上不会发言,也不敢表现自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母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