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中高年级,他们逐渐区分是非,逐步过渡到比较正确地掌握这些道德概念,但是,理解的水平还是不高。小学儿童在道德品质的评价上,一般说来,在中、低年级,儿童主要是根据行为的效果,主要是看这种行为是否和预期的效果相一致。在教育的影响下,大约到了高年级时,儿童评价道德行为才逐渐注意到行为的动机,并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考虑。
小学生在道德品质上,普遍存在着言行脱节的现象,其主要原因一般有:
第一,由于模仿性强,易受暗示;
第二,没有养成必要的道德习惯;
第三,由于教师或成人的教育影响不一致;
第四,由于儿童的意志落后于认识。也还有其它一些原因,如教师的教法不好等。要想比较有效地消除儿童在道德品质上的言行脱节的情况,使儿童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上保持一致,必须全面考虑和正确处理以下几方面的题:

(1)正确了解儿童的内心情况和内心体验。学生的成绩落后,常常不是由于智力落后,而是由于学习态度不好,例如,不愿意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漠不关心、缺乏学习的自信心等。而学生学习态度不好,常常是和儿童在一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下所形成起来的内心体验相联系的。

一年级儿童虽然已经有了很好的入学准备,有了从事学习的愿望,但是这并不等于他就可以毫无挫折地、顺利地学习下去。他能否顺利地进行学习,还要看他能不能克服困难,好好学习,看他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怎样,看他和周围的人的关系是否正常等等。
如果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能克服,而又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及时帮助,甚至相反,还受到教师和同学的斥责或讥讽,这时候,儿童往往会用不好的行为来“抗议”周围人对他的态度,他开始用捣乱、丑角表情等来维护自己,肯定自己,这就形成了儿童的内心体验和周围人的求的矛盾或“冲突”。
因此,必须了解儿童的内心情况或内心体验,了解儿童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才能提出适当的教育要求,并且使这种教育要求成为儿童个性发展的有效因素。
(2)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在了解学生的内心情况之后,教师必须针对这些情况,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来激发学生道德行为的动机,并产生把道德知识付诸行动的愿望,同时还要创造条件使学生有坚持不懈的反复实践的机会,从而使道德行为逐步变成道德习惯。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可以采取如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