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发展(有时也称幼儿的社会化)是指幼儿从一个生物人到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并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
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幼儿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有: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
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既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人际关系),又是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性别角色是作为一个有特定性别的人在社会中的适当行为的总和,是社会性的主要方面;
而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则属于儿童道德发展的范畴。
(一)幼儿亲子关系的发展
亲子关系是指幼儿早期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即依恋。
1.依恋的发展阶段
在乳儿后期,依恋开始建立。随着婴儿期的到来,依恋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婴儿期依恋的发展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依恋发展的后两个阶段。
(1)依恋关系明确期(7~12个月至24个月)
在此阶段,婴儿对于特殊人的偏爱变得更强烈。由于婴儿运动能力的发展,他们可以去主动接近亲近的人和主动探索环境,同时他们把母亲或看护人作为一个"安全基地",从此点出发,去探索周围世界;当有安全需要时,又返回看护人身边,然后再进一步去探索。此阶段的婴儿不但形成了分离焦虑──离开照看者时感到不安,而且形成了陌生焦虑──对陌生人的谨慎与回避。他们以反抗、紧握、恐惧等对待与亲人分离。
(2)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上)
2岁以后,婴儿能较好地理解父母的愿望、情感和观点等,同时能调节自己的行为。例如他现在能够忍耐父母迟迟不给予注意,也能够忍耐同哥哥、姐姐或同电话铃声和家务竞争注意的需要,还能够忍耐同父母的短期分离,他相信父母将会返回。
2.依恋的类型
广泛使用的评价依恋类型的方法为"陌生情境"技术。
先使用它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她通过对婴儿的依恋行为进行实验研究,指出婴儿的依恋行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A型(约占20%)为回避型,这个类型的婴儿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环境,在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
B型(约占70%)为安全型,当初和母亲在一起时,这个类型的婴儿很愉快地玩;当陌生人进入时,他们有点警惕,但继续玩,无烦躁不安表现。当把他们留给陌生人时,他们停止了玩,并去探索,试图找到母亲,有时甚至哭。当母亲返回时,他们显得比以前同母亲更亲热。当再次把他们留给陌生人,婴儿很容易被安慰。
C型(约占10%)为反抗型,这个类型的婴儿表现出很高的分离焦虑。由于同母亲分离,他们感到强烈不安;当再次同母亲团聚时,他们一方面试图主动接近母亲,另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
3.依恋的影响因素
(1)抚养质量:母亲的敏感性和反应性
(2)儿童的特点:外在的体貌特征、身体的健康情况和内在的气质特点。
(3)文化因素 解析: 幼儿依恋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从总体看,幼儿依恋主要受抚养质量、儿童的特点和文化因素影响。
(二)幼儿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1.幼儿同伴交往的意义:
(1)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行为向友好、积极的方向发展;
(2)同伴交往是幼儿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
(3)同伴交往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4)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3.幼儿同伴交往的发生:大约 2 个月时,婴儿能注视同伴;3-4 个月时,婴儿能够相互触摸和观望;6 个月时,他们能彼此微笑和发出“咿呀”的声音。
6 个月前婴儿的这些反应并不具有真正的社会性质,直到出生后的下半年,真正具有社会性的相互作用才开始出现。
4.同伴关系的类型
帕顿按照幼儿的发展水平,将幼儿游戏分为无所事事、旁观、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协同游戏和合作游戏。帕顿的研究数据表明,2-5 岁,协同、合作游戏的数量在上升,而独自游戏、旁观和无所事事的行为在下降。
庞丽娟采用“同伴现场提名法”对幼儿的同伴社交类型进行研究,将幼儿同伴交往类型分为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一般型。
5.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
(1)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
(2)幼儿自身的特征;
(3)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6.同伴交往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1)是积极情感的主要后盾。
(2)促进认知能力发展。
(3)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4)利于幼儿社交技能及策略获得。
(5)利于社会行为向积极友好方向发展。
婴幼儿依恋和同伴关系是常考考点,以简答题,材料题等题型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