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授业
龚贤在清凉山隐居以后,潜心绘画,研究画理,除了与周亮工、方文等同道故交有所来往,几乎断绝了一般的应酬交往。龚贤晚年不仅卖画、卖字,还招收学生教画,教导学生不要“奉师说为上智”,而是将“师造化”的重要性传递给学生。
在教学方法上,龚贤做到了切实具体,有针对性。他为学生们作演示,把山水画中的树木山石、江河流水、房屋桥梁等逐一加以分析和讲解,指明画法的程度、应注意的方面以及初学者所最容易犯的毛病。他以浅显的词句,将自己的绘画思想明确切实地表达出来,平易近人,深入浅出。
例如,龚贤向学生指出:“桥有面背。面见于西上,则背见于东下,往往有画反者,大谬也。”“画屋要设身以处其地,令人见之皆可入也。”“画屋固不宜板,然须端正。若欹斜使人望之不安。看者不安,则画亦不静。树石安置尚宜妥贴,况屋子乎?”“凡画风帆,或其下有水草芦苇杨柳之属,皆宜顺风,若帆向东而草头树枝皆向西,谓之背戾,乃画家大忌。”
龚贤不厌其烦地向学生强调这些细节的真实,一丝不苟,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自然,通过对自然的认识去理解前人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