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挥发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次氯酸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5-23 02:43:21

(3)丁达尔效应

①原理:胶粒的直径为1~100 nm,能使光波发生散射。

②应用: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二、物质的转化

1.实现物质转化的基本依据: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会发生改变。

2.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

次氯酸挥发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次氯酸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5)

3.确定制取物质的方法

(1)确定依据

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②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2)实例——碱的制备

次氯酸挥发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次氯酸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6)

(3)工业生产方法的选择

①最适当方法的选择

次氯酸挥发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次氯酸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7)

②实例——工业上制取NaOH

a.不采用Na2O与H2O反应的原因:Na2O作为原料,来源少、成本高;

b.主要采用方法:电解饱和食盐水;

c.过去曾采用方法:盐(如Na2CO3)与碱[如Ca(OH)2]反应。

三、电解质的电离

1.电解质

(1)概念: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作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作非电解质。

(2)常见的电解质

①酸:HCl、H2SO4、HNO3、H2CO3等

②碱:KOH、NaOH、NH3·H2O、Mg(OH)2等

③盐:KCl、Na2SO4、Mg(NO3)2等

④金属氧化物:Na2O、CaO等

⑤水

(3)常见的非电解质

①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CO2、SO2、P2O5等

②NH3

③大多数有机物:蔗糖、酒精、CH4等

2.电离

(1)概念: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①强电解质:溶于水后全部电离,完全以离子形式存在,如强酸、强碱、大多数盐等;

②弱电解质:溶于水后部分电离,同时以离子和分子形式存在,如弱酸、弱碱、水等。

(3)酸、碱的本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叫做碱。

四、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

(1)概念

次氯酸挥发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次氯酸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