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继续读初一上册《世说新语》选文《咏雪》。
原文: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其中的“公大笑乐”,教参注释为:状语后置,翻译时,“乐”应提至“大笑”前,可译为“高兴地大笑”。
心下起疑,果然如此么?
《世说新语》德行篇第4则: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其中的“高自标持”应该怎么解呢?我记得应该是共用状语,即“高自标,高自持”。
初三下册《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其中的“皆指目陈胜”,应该是共用宾语,即“皆指陈胜,皆目陈胜”。合而言之,即“手指目视”。
那么,本句中的“公大笑乐”,应该是“公大笑,公大乐”。大笑者,侄子撒盐之喻也;大乐者,侄女柳絮之喻也。
可译为“谢太傅大笑(侄子的比喻),很高兴(侄女的比喻)。”
查楚永安《古汉语表达例话》P234:统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实际上也是一种共用形式,即几个小句以某个词语作为其共用成分。在古汉语中还有另外一种共用形式,即一个词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分的支配或修饰。统领的成分居前,这种共用成分居后。这也是为了求得行文紧凑简练而使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