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兰亭序
在魏晋时期,文人流派书法的大变革中,书法理论得到了发展。它是书法进入自觉阶段的产物。奠定了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的基础。魏晋时期因为政治集团的激烈斗争和战争的连绵,使经学急剧后退,文人士大夫抛弃了两汉经学传统,重新解释天道自然,提出贵无的思想体系,这种以老庄思想为本的玄学对儒学的改造,使玄学风糜。魏晋文人在充分认识自然之美的同时,意识到自然是人性与艺术美的和谐,是整个宇宙、人生的感受和领悟,自我意识的觉醒,促进了书法风气的兴盛。文人开始有意识地追求书法美,把其作为自觉的艺术实践活动,随着新体的定型成熟,文人流派书法不断更新,这种沿革分别以钟繇、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三个流派阶段深刻影响了后世书法的发展。这种师承祖述笔法而相沿成线,成为后世历代书法艺术递进的基本轨迹就书法艺术而言,魏晋南北朝是书体演变乃至整个书法发展的转变时期。一度盛行于汉代的隶书走向衰颓,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行、草书终于完全成熟,成为垂范后世的典型。中国书法史出现了第一次艺术创作高潮。从宏观上看,魏晋南北朝的书法发展出现过两次大的起伏。
王献之洛神赋
一是三国的曹魏时期,书家辈出,其中以钟繇最为杰出。他变通隶法,健全楷制,成为楷书之祖。西晋书法则承上启下,虽书道不绝,却波澜不惊。
二是东晋时期,士人崇尚书法,形成风气。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继承钟繇遗法,变通汉魏质朴书风,创妍美流便的新书体,在书法史上形成了规模宏伟的主流,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以致以二王书法为代表的晋字同楚*、汉赋、唐诗、宋词一样,也被作为中国文化的最高标志而光耀史册。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取得的突出成就,同时也促进了书法理论的发展。在整个社会都比较重视的情况下,一些书法家和学者亦比较注意书法经验的总结,出现了若干书论著述。它们对隋唐及以后的中国书法产生了重大影响。经由了隶书为主宰的两汉,书法至魏晋,是一个空前的丰收季节,至此,所有书体全面问世,尤其是草书、楷书、行书的独立门户。此一时期的书体变化也最为复杂多端,几种书体大规模地交轨并行,而不是单线发展。也可以说,在书法的实用与艺术这两个主要因子中,艺术因子空前活跃。在这一时期最著名的莫过于王羲之、王献之。羲之的草书,是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今草体势中使用了许多章草用笔,字形趋横势,转折多方笔,中锋、侧锋并用,质朴与研美并存。代表作有《兰亭序》、《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王羲之的行草书原就蕴含着平正和倚侧两个方向,以后成为帖学两大派系的策源地。草书一脉,从王献之到中唐张旭、怀素,将其纵逸一路向前推进,在中唐卷起狂草之波澜。王献之其行草书法情驰神纵,超逸优游,被称为:笔法体势中,最为风流者。其小楷作品,变大王的内压为外拓,变蕴籍为外放,字法端劲,有鲜明的个人特征。草书气势开张,上下映带,连绵不绝。行书体形偏扁,草、行、楷间杂,用笔精到,沉着而开阔,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丰神潇洒,韵致卓绝的新书风。代表作有《洛神赋十三行》、《《鸭头丸帖》、《中秋帖》等
钟繇宣示表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300多年地方势力称雄割据的政治局面,中国南北重归统一。重新走向大一统的隋王朝历时38年,经济、文化都有一定发展,它们为唐代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在书法方面,温婉妩媚、风流妍妙的南方书风与豪放雄健、质朴厚重的北方书风于隋代完成了合流归一。同时,其字体、书体亦开始走向规范化。 唐朝是我国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书法创作同样成就辉煌。魏晋时期出现的楷书、行书和草书艺术,在唐人手中多有开拓创新。其楷书成熟而完美,行书风格多样,草书干变万化,篆、隶虽使用较少,所存书迹亦自有面目。至于以书名家者,大唐更是代不乏人。如 初唐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陆柬之、孙过庭,中唐之颜真卿、张旭、怀素、李阳冰,晚唐之柳公权,均才气横溢,书艺绝佳。总之,唐代书坛流派纷呈,大家辈出,名迹杰作众多,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高峰。
书法艺术在唐代的大发展,固然与当日寸的国力和其他艺术门类的繁荣有深刻关系,同日寸也得力于唐太宗的大力倡导。唐太宗本人极重书法,尤其喜好王羲之。在唐太宗的崇扬之下,不仅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书圣,,地位到了确立,其书法风格影响了一代书风,而且还大大提高了了书法在社会上的地位,受到士大夫及社会各阶层的普遍重视。 就整体书风而言,唐代书法的最大特点是崇尚法度,即所谓“唐尚法”。而在众多书体中,唐人的楷书取得了最高成就,成为唐书“尚法”的具体体现。此外,狂萆亦在汉代异军突起。中晚唐以后的行草书发展,对宋代的“尚意”书风有较大影响。
欧阳询以楷书最为著名,后世将其楷书称为欧体,楷书用笔凝练而含蓄,刚劲而清俊,结体内紧外松,左敛而右放,方整而端庄,于平正中见险绝,古朴中见润雅,是兼取南北书法精华的杰出典范,对初唐之后的楷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其行书结体和章法均成纵势,且以单字的俯仰取势,似陡峭而不失安然,体现出古朴的风貌。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虞恭公温颜博碑》、《皇甫诞碑》等。 虞世南,书习智永,得二王真髓,其楷书用笔遒美圆劲,沉着稳健,结体宽绰疏朗,端庄闲雅,具有“萧散洒脱、风神俱足”之风格。代表作《孔子家庙碑》等。
褚遂良,楷书用笔瘦劲挺拔,结体宽博平正,大多呈方扁形,颇有隶书遗意。其行书用笔秀劲飞动,筋骨尤存。代表作《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等
《雁塔圣教序》
薛稷,楷书用笔瘦硬,点画精巧,结体以纵势为主,疏朗开阔,有华俊绮丽之美。代表作《信行禅师碑》等
张旭的草书,彻底变革了"二王"草书的理路,纵横跌宕,若《肚痛帖》、《古诗四帖》皆是,遂有"颠张"、"草圣"之誉。怀素狂草书,下笔连绵不绝,鼓荡而下,若《自叙帖》、《食鱼帖》、《苦笋帖》,与张旭比肩,合称"颠张狂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