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拓直下笔法图解,一拓直下笔法视频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6-02 04:58:16

继续说《笔法十二意》

曰:“密谓际,子知之乎?”曰:“岂不谓筑锋下笔,皆令宛成,不令其疏之谓乎?”

密谓际,与前文中“均谓间”是对应的。

“密”与“均”,指的自然都是点画间的留白,空挡。

“间”可简单理解成空间缝隙,“际”是啥意思呢?一定都懂“发际线”,不懂可以看看那些程序员。

白话解释就是边缘的意思。

且不说张旭所谓“际”的原意为何,先看看颜真卿如何回答:

筑锋下笔,皆另宛成。

筑在这里是动词,筑锋是一个动作,“筑”在当动作讲的时候,有“捣”的意思。再直白一点就是“捣药”,用杵子一下下杵。

以这个动作用锋,看过《书法心法》的朋友都应该知道这是一个入笔起笔的动作,在乎速度,在乎力量,如下图红色标记处。

用笔法语言来描述就是“一拓直下法”,是二王常用起笔法,蓄力、打点、快。

一拓直下笔法图解,一拓直下笔法视频(1)

“宛”,就是曲折的意思,婉转与宛转相通。

指的就是起笔的地方因为露锋出现弯曲,或者折笔出现弯曲,同上图,这是只要速度够快,力量够准,就一定会出现的线条形状,《兰亭》中则更为明显。

“皆”令宛成,意思就是笔笔都这样写。

不令其疏!不能离着太远。

说到这,颜真卿讲的其实是笔画与笔画之间的“搭接”,如上图蓝色,或下图兰亭。

衔接处均为起笔曲折处,非常明显

一拓直下笔法图解,一拓直下笔法视频(2)

搭接,很重要。

笔法分方圆,方与圆的搭接方式是不同的。

如上图篮圈中部分,是露锋搭接的方式,离太远必然不好看,如藏锋则就没问题了。

这种细节,大概在某一个阶段是可以去体会其重要性的,尤其是自己从临帖走向创作的过程中,脱帖写字,但总觉字中气息不稳妥,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则可注意搭接。

只能说这点很重要,不去研究这个规律,很难写出古味儿。当然,规律也很简单,就是方圆松紧的关系,只要笔法不乱,则规律就好掌握。

这句话至此就解释完了。

对吗?

颜真卿对笔法衔接规律的把握肯定不会出错,但同样的,张旭没在结尾说出一个“然”字,与上句相同。颜真卿的解释只在起笔,虽然也属规律,但也是片面的,你看完就能发现,颜真卿所释,更多适用于楷书。

而张旭授法楷草兼具。

也就是说,张旭授的是笔法,颜真卿接受的是楷法。这并不是颜真卿笨,笔法这东西很难理解全面,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思考广度深度,我老师与我讲转折,也是几句话,我去分析就花了一个多星期,想通其逻辑更是两三年。颜真卿请教笔法时也就三四十岁,当时流传书作也只楷书,行草并无名气,可见他心中也比较偏楷法。

那张旭所谓“密谓际”,指的是什么呢?

如果只给我这三个字,我也想不通,但是看到了颜真卿的说法,又结合前几句张旭的辩证思考,可知张旭说的确实是“搭接”,也就是笔画间的衔接,但不限于楷书。

所以就需要以笔法的角度来解释。

楷书搭接多在起笔,而行草则为笔画组合与线条的起笔搭接,这种动作在笔法中属于“提按”(专栏《书法心法》有讲)

提按催生笔画前后的边缘,也就是“际”,所以提按“密”,可以理解为提按时多疏密变化。

在笔法中,提为变轻,按为变重,本就是疏密处理的笔法。

提按的轻重处理,可催生疏密变化,变化之中有和谐算一种,密如傅山徐渭是一种,疏如怀素董其昌也是一种。总之可拓展的思考很多,不能一一解释,需自行理解。

一拓直下笔法图解,一拓直下笔法视频(3)

在上图中还是挺明显的,起收衔接处有松有紧。当然,对没接受笔法系统知识的爱好者,理解起来肯定很困难。
加之,提按本身就是一个简单至两字,复杂至书史的话题,有笔之初便有提按,行草成熟时,提按变化就一同成熟,没法一道解释,唯有自己多看多学而已。

“均谓间”“密谓际”,布白要均匀,但要有松紧,均匀不是科班之均匀,可用提按去营造疏密,总之为灵动,和谐。

当然,如果读完仅仅记住上边这句话,算白读,于学习无用,徒增了解而已。

营造灵动和谐本身,是需要去理解张旭所言在书法语言中的意义,要落实到笔法理解,参照字帖解读,才能得出些许收获。

今天就讲到这里。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