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不同
-自然拼读-
那自然拼读有能解决什么问题?帮助孩子实现什么?其实,自然拼读是学来搭建英文语言和文字之间关系的。简单来说:自然拼读是一种工具,让孩子在完成了英文语言学习、也就是听说已经解决了之后,过渡到学习文字、也就是读写技能的一种工具。这样的工具一共有两种,另外一种叫做Sight words。
熟练掌握这两种工具,才能让孩子的读写水平有可能高度接近母语使用者。
你可别拿中国人的英文阅读水平说事儿,中国大学六级水平要求阅读速度为100词/分钟,美国小学生三年级的阅读平均速度要求为130词/分钟。这就是差别。
而今天这个时代,把英语仅仅学成一门学科,在高考中考个好成绩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目的,但是如果仅仅把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当做唯一的目的,孩子进入大学、进入职场之后必然是处于竞争劣势的。
换句话说,启蒙比较晚、通过音标作为工具同时去学习英语的语言和文字,大概率上讲未来在进行应用的时候,产生“聋哑英语”的可能性大,阅读水平达到的高度有限。
千万不要拿外语大学、英语专业的人说事儿,绝大部分人是不可能花费4年时间心无旁骛、没有其它学科的干扰,专门去学习一门语言的。
-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发音问题,通过确定的音标符号、重音符号,让使用者可以读出最标准的发音。
刚才讲到国际音标严格遵循“一音一符”的标准,学会了之后就可以自己去学习和认识新单词,听起来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方式,但是它存在着一个天然的大bug。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交流没有那么频繁,学习另一门语言的需求也就没有那么强烈和迫切。有学习另一门语言的需求的人,也没有那么多,主要集中在很少的领域和人群,比如从事贸易通商往来以及以欧洲为代表的多民族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往来的商人、外交官,以及一少部分学者。
即使有学习需求,这些人对外语学习的诉求并不高,要么就是日常简单的沟通,要么就是以文字形态为主,比如阅读条约和文献,书写条约和文献等等。所以,大部分有外语学习需求的人,并不需要在语言和文字层面对另一门语言达到精通的水准,也就不需要从小学习,不需要遵循先听说、后读写的规律去学习。比如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学习外语的目的主要是文字部分,就是为了阅读文献、用另一种语言书写文献。
我们返回头来再看音标。它原本是一套注音符号系统,但是通常没有人会在学习中仅仅听到一个单词就能写下这个词的发音,然后用听力字典去查阅这个单词。相反,音标的使用场景通常是这样的:学习者看着一个单词的形(文字形态),对照它的音标去尝试发音(语言形态)。换句话说,听说技能(对象是语言)和读写技能(对象是文字)混在一起了。
简单地说,借助音标这种方式学习,显然是一种适合成人学习语言(其实更偏向以文字,就是读写技能为主)的工具。对于3岁就启蒙的孩子,由于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听力输入,对英语语言的语音系统非常熟悉,音素意识建立得比较好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学习音标。
适合的人群不同
-自然拼读-
自然拼读适合3-10岁的孩子。这是一种实际的技能训练活动,其教法节奏感极强、语调起伏分明,旨在培养孩子的发音习惯,适合低年级孩子。
孩子已经具有较强的听力基础和辨音能力,容易接受发音规律。如每当孩子听到[æ]这个音时便能想到字母a,如apple,Africa,atmosphere。另外,孩子目标是增加词汇量,进入阅读学习阶段。
-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适合10-16岁的孩子,小学高年级及初中。音标是一套符号系统,需要孩子具有足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若低年级的孩子学习国际音标,容易产生认知混乱,如字母e和音标[e],字母i和音标[i],所以更适合小高年级及初中的孩子。
孩子具有一定量(>300)的基础词汇,便于孩子通过音标去验证已知词汇的读音,由此熟悉音标符号,并用于生词识别和读记。另外,孩子的目标是以音标作为基本工具去扩大词汇量,并系统地学习英语学科。这就是校内初一重点考察音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