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100个趣事,竹林七贤趣事典故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6-06 21:37:09

3、竹林七贤的社会影响:

从后世学术贡献来说,向秀是最大的理论家,因为他的注解,才使得《庄子》成为人人可读的东西,为后世魏晋风度的展开,提供了重大理论指导作用。

但是从对魏晋风度的铸成来说,最大的理论贡献者应该是嵇康,他以自己所理解的庄子的精神为宗旨,以书信问答的方式,大肆发扬了率性自然的思想观点。

而且嵇康还有个特点,就是言行高度统一,他怎么想的,就怎么做的。

虽然少有惊世骇俗的行为艺术,但是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影响到京城的士人的风尚。

尤其是临死时,一曲《广陵散》奏罢,慨然赴死的场景,有极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

从嵇康以下,阮籍到刘伶阮咸,就主要依靠“行为艺术”了,同样惊世骇俗。

竹林七贤100个趣事,竹林七贤趣事典故(9)

从对后世魏晋风度的影响来说,我以为“正始之音”不如“竹林七贤”。原因可以有以下两个:

第一,身体力行的榜样影响力,总是大于不接地气的玄理建构。

“正始之音”主要倚重老子,是正儿八经的国家意识形态建构,不能直接涉及个人性情指导。

竹林七贤很大程度上归本庄子,而庄子是基于个人的进退出处立言的, 来得更为近切。

第二,从大背景来说,名教由于东汉后期的黑暗政治而声名扫地;

而从曹魏三代皇帝(曹操、曹丕、曹睿),到后来的司马氏三代四位王(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尤其是司马炎),都没有建构一个有效的制度环境,为名教信仰在人心上的重建服务,反而在事实上起到了负面导向作用。

结果,人心散了,无论是讲人性的解放也罢,人性的逍遥洒脱也罢,还是从人性的放纵也罢,士人们都沿着率性自然的路子一路溜下去了。

从此路子看,竹林七贤只不过恰好开了个头而已。没有他们,也会有“松林八贤”,“草地九贤”的。

作者:专栏《探寻魏晋风度的心迹》主讲人——徐华

更多精彩讲解,进入专栏观看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