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接触日语的同学都一般都没有系统的学习方法,特别是自学者,也不懂的思维的转变,这样难免会在日语学习的道路上偏航,这样遇到问题既不易解决,也会对学日语产生消极的心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初学者最纠结的几个日语老生常谈的问题。
①假名记忆
50音、语法结构基本是我通过第一种“机械学习”方法掌握的。先说50音,就像汉语拼音、英文字母一样,是表示发音的基础。日语发音并不难,但比较讨厌的就是日本人搞出个“平假名”、“片假名”来折腾人,明明同一个发音却偏要弄两个长的不同的符号来表示。所以呢50个发音,我们需要记住与之相对应的100个符号。于是据我所知,很多想自学日语的童鞋在50音图这里就阵亡了。我最经常被问到的也是“怎样才能记住50音?”。
在课上老师讲了每一个假名是怎样由草书汉字演变过来的,比比如“安”→“あ”,“的”→“の”、“根”→“ね”……的确,我承认这些是长得挺像的,但问题是大多数都跟不是亲生的一样长得根本就不像!而且就算长得像,sowhat?你看到这个“根”一样的“ね”字的时候,它竟然不读“gen”而是读“ne”!坑爹啊!!所以~我当时用了一种方法,把其他同学大概用了1个礼拜都还记不住的假名都给记熟了。
这个方法真的很蠢,就是卡片大法。自己拿白纸做100张小纸片,正面写平、片假名,反面标注读音。然后全部打乱之后一张一张地翻,看正面之后马上说出对应读音。刚开始可以少一点,随便抽个10张左右来,看正面3秒之内不能回答出读音的就丢一边,能说出的放另一边。然后把不能马上反应出读音的那几个拿出来再看一遍,重复3秒游戏。直到这10个假名你一看到它就能马上准确读出它的读音,就可以开始新的一波了。
记住10个很简单,然后循序渐进地试着把20-30张混在一起,再增加到50张、70张、100张。只要遇到3秒反应不过来的,就立马扔出去不要留情,再把被丢出去那些记不住的牌集中在一起看一遍,然后继续翻牌,直到3秒反应不过来的牌最后变为0……
这个方法就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通过视觉接受“假名”的形状,然后训练大脑迅速反应出它对应的读音。反正我用了3天,就全部记熟,随便什么日语歌只要歌词标假名就可以无压力随便唱。
②语法理解
然后就是语法框架的学习。我认为日语的语法非常简单,但中文就挺难。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日语语法非常有规律,就像一个整洁有序的框架。虽然刚开始总觉得把谓语(动词)放最后很别扭,但它是很有规律的别扭。只要把这些规律搞懂了,不管什么复杂的内容反正按规律往里面填充就行了。
中文难就难在它的语法自由奔放,我以前教日本人中文就深有体会。所以说越是有规律可循,越是规则简单的语言就越好学,日语就是。想想我们平时说话,最基本的陈述还是疑问,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主动还是被动,无非就这几种情况。日语的表达规则都很固定而且简单明了,基本靠动词变形。具体是怎样的规律就需要大家自己去学习,总之就是它的语言逻辑非常简单!学好动词变形就掌握80%语法!就没事多造造句,用日语写写文章,就知道哪些是自己能表达的,哪些是还没搞懂的。还有个很牛x的方法,就是去教别人语法。
在我才大一结束的暑假,就跑去教人家小朋友日语了。那时候自己日语都还是个渣,但是在我老家那地方你说你大学是日语专业的就会有0基础的人愿意来学。其实我真正把语法全部搞明白就是在那以后,为了让小朋友能明白这个语法,我必须把它给解释清楚人家才能懂。无形之中就有压力和动力,加深了我对语法的理解。
③思维转变
前面讲这么多都是基于我是一个中国人,站在学外语的角度来学习日语的一些方法和经验。我是考了N2之后来日本的,N2是什么水平呢?大概就是日常能听懂对方讲的话,自己可以简单地表达想说的东西。大学2年才考出N2我觉得其实是很慢的了,都怪我当年天天在龙舟队跟汉子们下水划船浪去了,现在让我再重来一遍估计1年考N1都不是吹吹~然而比较坑爹的是,我最开始去的是福冈,去了才发现尼玛方言听不懂啊!福冈虽然没什么怪怪的音调,但是动词变形跟标准话不大一样!!!
还有当地*马特比较多,他们的非主流措辞真的是招架不住,根本不晓得在说啥!当时迫于生计,去了一个卡拉OK打工(不要学想歪是类似于餐厅一样的连锁卡拉OK,也是分分钟很精彩以后打算出本书)。去了之后才发现自己的词汇量简直弱爆了,菜单上面一大半根本看不懂,厨房里的工具、食材都不知道怎么说。所以几乎每天处于“听不懂”、“说不来”的懵逼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