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岁孩子适合读三国,适合10岁孩子读的三国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6-14 11:38:38

唐晓敏

民国时期一些学人,很小就读《三国》、《水浒》,如钱穆8岁开始读,冰心甚至是7岁,10岁读的更多了。几乎是普遍的了。这似乎也可以说明,儿童、少年完全可以读的。我们认为《三国》种人物儒曹操很奸诈,会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影响。我想这主要是出于成人的心理。儿童看不懂这些,而且也不感兴趣。儿童看的是哪个人武艺高强。其实,儿童无论受什么影响,都不重要,当时崇拜赵云,长大后再想起,对童年的幼稚会哑然失笑。重要的是儿童读这些会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由此会读更多更好的书籍,包括优秀的外国文学,包括思想与三国、水浒思想完全不同的作品,而读了这些之后,就可以消除《三国》、《水浒》中某些不好的思想影响。

文学的所谓内容,大半是读者阅读时自己心理的“投射”,如鲁迅所讲,同是读《红楼梦》,道学家看见淫,经学家看见《易》,革命家看见反满,才子佳人看见缠绵,留言家看见宫闈密事。而*看见的是阶级斗争。儿童心里没有奸诈,就看不到书中有什么奸诈,若已经有了奸诈之心,不看三国,也还是有奸诈。再说《三国》不仅有奸诈啊,还有仁义。而这还是作者所赞扬的啊。我们要相信善良的力量。也要相信儿童有趋向于善的天性。儿童读书,对善良没有感觉,不受善良的影响,只对奸诈有感觉,只会受到奸诈的影响,这未免把儿童看得太不堪了。

若孩子看了一本书之后,做了不好的事,就认为这是收到书本的影响,还未免太夸大书本的力量了。其实,书本的内容,没有这么大的力量。儿童读时,即使受到一点影响,也没有什么要紧,在自身成长过程中,这些影响会淡化乃至消失的。

季羡林说,他少年时读的是《施公案》、《彭公案》,他读《彭公案》读了40多遍。按说,这两本书还不如四大名著,但季羡林不认为这两本书对他有什么不好的影响。相反,他认为书语言流畅,对他的写作很有帮助。

钱谷融讲:“最先培养起我对文学的爱好来的是小说。早在小学读书时,我就接触了《三国演义》、《水浒》等名著,也看了一些文学价值不高的如《七侠五义》、《施公案》、《彭公案》之类的作品。尽管这时不懂得好坏,更不知道分别高下,但这些作品对激起了我对故事的兴趣,使我如饥似渴地要去找各种各样的旧小说来读。”“后来作品读得多了,渐渐能够分出期间的好坏和高下了。这就开始懂得了选择,并有所偏爱。”这是说,阅读小说,开始时,即使读的是品位不高的作品,也没有什么要紧,因为这些作品尽管品位不高,却也能够起到激发阅读兴趣的作用。这是非常重要的;读得多了,自己即会分出好坏,而有所选择。

民国时期,许多孩子都是很早就开始读《三国演义》、《水浒传》,如钱穆8岁读完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而冰心开始读《三国演义》之时才7岁。钱锺书更是很早就大量读小说,对此,杨绛说这样说:“家里的小说只有《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等正经小说。钟书在家里已经开始囫囵吞枣地阅读这类小说,把‘獃子’读如‘岂子’,也不知道《西游记》里的‘獃子’就是猪八戒。书摊上租来的《说唐》、《济公传》、《七侠五义》之类不登大雅的,家里不藏。钟书吃了酥饼就孜孜看书,直到伯父叫他回家。回家后便手舞足蹈向两个弟弟演说他刚看的小说。”

许多自然科学家也有这样的阅读经历。如数学家王梓坤小时候看到了一本《薛仁贵征东》,一下便被吸引住了。由此开始大量读小说,他回忆说:“这次大发现对我一生有决定性意义,从此我到处找书看,从《薛仁贵征西》、《罗通扫北》到《聊斋志异》、四大奇书、着迷到放牛时、车水时,甚至在田间小道上走路时,也手不释卷,心无旁骛。这样,既识了字,添了智慧,而更重要的是养成了喜欢读书的习惯。”

现在的问题,恐怕不是儿童、少年读了《三国》会不会受到不好的影响,而是没有阅读的兴趣也没有阅读能力。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