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赏析的感悟100字,对一个艺术作品感受的句子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6-16 11:55:57

作者:希望之鹤

阴云密布的夜空依旧有光明,他照耀我直到明天。混沌间,神真切的站在我面前,他在我耳边低语:“顺其自然。” 我两只眼睛死死的盯着他。许久,我才发觉他就是我,因为我从他眼睛里看到了我和我眼中的我自己。只觉得自己荒唐,原来已经庸碌到忘记了自己本真的模样。我是万物的中心,我可以选择了解感知自己想要做的,我眼中、我心里看得、想的才能代表我的永恒世界,原来,我的神就是我自己。

我一直认为人的一生其实不能像普世认为般是“短暂的”。因为没有人可以发明出一种完美的时间单位去形容所谓世界。“什么是永恒?”这个问题是无解的,每个人对它的定义都不同。在我看来“永恒”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他死了,他在他的意识里就是永恒的,无关他人看法,他的存在即他的永恒。

为什么人生总被形容为“庸碌”?我想是因为枷锁束缚了太多我们作为人的本性和纯粹。我们不可能抛弃社会伦理道德和以劳动换取生存在世界上活下去。但是我们有权利选择自己可以被枷锁束缚百分之几。作为宏观世界上的一粒沙我们不可能像亚马逊的蝴蝶一样掀起风暴,太过渺小的物体只配顺从。就像风来了沙不可能永远呆在原地,因为没有选择,风的力量太大了只有被裹挟然后去作为掀起下一粒沙的出力者。“出生,上学,工作,成家,养育子女赡养老人,再到被赡养,最后死去”好像这是不可逾越的人生轨迹。有的时候觉得生活很空虚,观察中发现多数人都在循环往复着同一天——“上班下班吃饭睡觉起床”在不痛不痒中随着人海在漂浮到生命的尽头 过着“土拨鼠之日” ,在人群里装睡。每天的生活无聊到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这才是真正的短暂,重复的一生可悲的等于一天。我心里极为排斥这种生活。初二那年写了一篇有关生命的随笔,那时我可以无畏的说出:“人生只有一次,我只为自己而活” 但是现在看来,尽管我心里还是这么想,但我已经对未来感到不确定,我没有足够的底气说出“我为我自己本身”。也可能人生就是被理性与感性,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所时刻纠缠不清的。

最近我时常感到痛苦,我觉得大多来源于悟道中理想与现实间的折磨。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每次一思考我就喜欢沉沦在自己的空想里——有时像浸入蜜罐,但一旦有一丝杂质打破纯粹的空想,重复着:“现实、现实……”我就像在通往天堂的途中被扼住了喉咙,即将在空想中溺亡。所以我也总是逃避现实,不过我也清楚我必须直面它。总之我是矛盾的集合,顺应自然吧。

我痴迷于艺术所带给我的美的自由奔放的快感,我不能再热爱它。我能从它身上弥补我精神上时常的空虚迷茫,看不见摸不着。艺术是人类甚至一切物种的语言,所有物种的天性就是欣赏美,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人是,动物是,植物也是……在天性面前语言不需存在。在天地之间我们也都成为了最本真会与万物交流的神。可悲的是多数人忘记了自己的天性,想要不断竞争变成别人眼中的“神”,却早已忘记上天早就在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就将汤匙递给了我们——不同的是我们是否能发现,发现即为比金子还赤诚可贵,反之则比粪土还无用。

创造性是艺术的根源,把跳脱的思维用不同的媒介表达出来,传递情感。拘泥于固有的思维里是一件无比可怕的事。艺术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因为画的像不像,而是你作画过程中感受到的无限快感,我能难理解除了作者谁有资格评判一个艺术作品,艺术本来就是主观的,那标准又该是什么?所以这也是我极度理解不了为什么很多家长把本身具有强烈创造力的孩子送到培训班照猫画虎的临摹一个所谓世俗亦或者成人眼中所定义的画的好的作品,估计是为了他可怜的虚荣心吧。 艺术所给予我的是不断剖析自己和发现世界的能力,不仅仅是技术,更多的是哲学、社会、历史上更多的思考和教我如何成为一名“会生活”的“生活家”。

同样理解不了的是古往今来我们一直在强调约束天性,情欲、性欲、爱欲好像一旦被提及就触犯了底线,但这些不本就是我们的天性吗?为什么上天给予我们的肉体会被人称为淫荡?每一块肌肉筋骨的合理分配难道不是这世上最巧夺天工的华服吗?我们如果连自己的肉体和人的天性都无颜面对,那可以欣赏谁?那做何事可以坦坦荡荡?越来越发现现在太多人都在努力成为“别人眼中最好的自己”因此而不断粉饰自己、假装自己有文采却不愿意真的充实自己,说着过分虚假的话,活在别人的眼光下。只觉得挺荒诞的,挺疲惫的。极度的坦诚才是无坚不摧我一直都这么认为,顺应自然的第一步先是看到自己认识自己。

我一直认为人就应该同自然相依存,顺应自然。不仅仅是生活中自然发生的事,还有字面意义上的“自然”。越来越发现现在的人都被手机束缚住了,甚至有时候看到的现实中美景都不敢相信会出现,手机里的风景图更美,亦或者像夕阳很美,但夕阳被延时摄影放进手机里时给人几十秒的震撼比单纯的站在自然中看着太阳一点点的落下更大。当美景被放入取景器后给了一个几何上空间的限定之后会比肉眼更能让人赞叹 。是我们浮躁了吗?我觉得是 。无数每一分秒都在变换的景色远远比不上手机里短视频给大脑带来刺激分泌的多巴胺。因为景色来的太理所当然了。天空的蓝也不会是大多数人每天的关注点,也只有在失去了一段时间后才懊悔没有多看几眼。

我坚信人越关注什么,这个世界就是什么样的。物质的世界已经够快了,我们随着时代漂流,当人都在关注物质而忽略了自然,忽略了这个世界本来呈现给我们的样子,那是多可怕的一件事。所有人都在关注脚下的路、远处遥不可及的以点概括的目标,至少应该在可以抬起头的时间,欣赏达到目标过程中的风景。这虽然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风景” 。

自然中留下的道最值得思索品味,惋惜的是行人已丧失了抬头的能力。

这个时代无疑缺少观察者、觉醒者,有时候我只想逆流而下。人生之道是在不断行走中逐渐留给自己的。深沉无边的夜晚,因为有月亮才能被感知、且给予迷途中的人回家的启示;人因为有了道,才不枉被称作“人生”。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吾之所好者,道也。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