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话写一个藏戏的特色,描写藏戏的一段话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7-11 23:00:38

南木林香巴藏戏

南木林香巴藏戏也称常·扎西直巴,是日喀则蓝面具流派中成立较晚的职业性戏班。香巴藏戏把从觉木隆(拉萨藏戏流派的一种)学来的部分唱腔,揉合到香巴唱腔中,同时进一步吸收香河两岸民间歌舞和香巴噶举派宗教艺术,使香巴藏戏的表演艺术日臻完善并独具特色。

用自己的话写一个藏戏的特色,描写藏戏的一段话(9)

其唱腔高亢嘹亮,粗犷豪放,表演入神细腻,别有一番韵味,是传统藏戏艺术宝库中一朵鲜艳的奇葩。香巴藏戏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眯,香河流域人民对香巴藏戏更是情有独钟。著名曲目有《诺桑王子》、《朗萨雯波》、《卓娃桑姆》、《甲萨白萨》和《智美更登》等。

民间业余戏班

民间业余戏班主要有协格尔拉姆、宗卡拉姆、萨迦拉姆、南木林县孔玛藏剧队、拉巴演出队等均各具特色。除此之外,在日喀则各县(区)还有许多传统藏戏的民间演出队伍,为继承和弘扬悠久的藏戏文化,丰富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贡献。

用自己的话写一个藏戏的特色,描写藏戏的一段话(10)

演出程式

藏戏的演出,在时间上可长可短,有的演几小时,有的演两天,有的甚至连演数天。无论长短,一般每出戏的演出程式都包括“温巴顿”、“雄”、“扎西”三部分。

“温巴顿”即开场和序幕。一般由“温巴”(猎人)七人、拉姆(仙女)七人、“甲鲁”(王子)二人上场表演。据说这种人物模式是从八大藏戏中的《诺桑王子》一剧人物角色规范而来。演出时“温巴”首先出场净地(身着猎人装者手持彩箭净场地并高歌祝福);其次是扮演该剧王子的“甲鲁”登场(象征加持舞台,给观众带来福泽);最后是“拉姆堆嘎”,即仙女出场(着仙女装者慢慢起舞,表示仙女下凡,与人间共享欢乐)。

“雄”即正戏,是藏戏的主体部分。一般先用咏白的形式介绍故事情节和地点环境,然后根据不同的现场情节运用"唱、舞、韵(连珠咏白)、白(普通道白)、技(舞蹈技巧组合)、表(生活动作表演)"一套程式分别表演各种故事内容。在特殊场合,如节日、庙会、婚礼等,要插入各种民间舞蹈、宗教舞蹈、模拟鸟兽舞蹈等烘托气氛。

用自己的话写一个藏戏的特色,描写藏戏的一段话(11)

“扎西”为结尾部分,即告别祝福仪式。其时场上鼓钹齐鸣,全体演员载歌载舞向观众施礼揖拜,致吉祥祝福。观众则纷纷上场向演员敬酒、献哈达、赠财物,祝贺演出成功。

这么有特色的藏戏,怪不得有人赞美道:“藏戏的声音悠远而铿锵,像冰川汩汩的流水,又如高原遒劲的疾风,它是唱者全身气力的投入。它的感情充沛而丰富,曲调跳动而激越,带点悲伤,带点忧郁,更饱含沧桑。藏戏是高原的艺术,自然融入了高原的气魄与雄浑。它那类似西洋咏叹调的唱腔能把人的心紧紧抓住,一顿一扬、忽高忽低之间,贯穿了人生的喜怒哀乐。”

参考资料:《西藏日喀则》


用自己的话写一个藏戏的特色,描写藏戏的一段话(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