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师和家长,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经典的“棉花糖实验”,是斯坦福大学沃尔特·米歇尔博士于上世纪70年代早期在幼儿园进行的有关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学实验。
实验要求孩子们在一块儿棉花糖前等待15分钟,如果在15分钟之内,孩子没有吃掉棉花糖,那么他就可以得到两块棉花糖。
整个过程十分诙谐有趣,但对孩子们来说却十分难熬。
40年后,米歇尔和她的研究团队得出实验结论:
小时候能够做到延迟满足的孩子,在成为青少年后,他们的认知和社会能力更强;在成年后,这些孩子也会有更好的人生表现。
这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你只知道第一个“棉花糖”实验,那么你的了解是片面的。
后来,罗彻斯特大学教授 Celeste Kidd,重新做了这个实验:
在引入“棉花糖”之前,她将孩子分成A、B两组,同时让孩子们和她的同事一起画画,旁边放了一盒用过的蜡笔。
有一位同事会告诉孩子们:“你们可以现在用这些旧的蜡笔,或者稍等一下,我会去拿一些全新的更加漂亮的蜡笔”。
几分钟后,A组的那个成人拿着全新的蜡笔回来了;而B组的成人空手回来,并和孩子们道歉说,“对不起,我记错了,我们没有新蜡笔了。”
同样的情况又重复了一遍,这次是许诺有新的贴纸,同样的,A组的孩子得到了新的贴纸,而B组的成人又再一次道歉。
经过这两次前期的“热身”后, 教授开始引入了“棉花糖”实验。结果非常令人震惊,A组(也就是成人两次都兑现承诺的那组)的孩子通过测试的比例要比B组的孩子高出四倍。
可见,孩子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对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
但“环境”对于孩子自控能力的影响更大,这或许跟儿童自我调控能力养成的阶段性规律有关系。
儿童自我调控能力发展阶段儿童发展出自我调节能力后,能做到自我监督,控制负面冲动并理智地做出决定,大致会经历4个阶段:
非道德定位
婴幼儿时期孩子没有是非观念,不明白社会规则,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所以经常会“犯错误”,做出不合时宜的行为。
依附
2、3岁之后,孩子在大人的引导下,开始重复被称赞和奖励的行为,规避被制止和惩罚的行为,但这只是依从于外部控制,儿童并不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
认同
逐渐地孩子开始模仿大人的行为,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取悦大人、获得称赞,但依然不明白他人的需求。
内化
此时孩子不需要成人的监督,开始内部控制,逐渐理解道德观念,在不同的场景下也会遵循内部的价值观。比如可以安慰哭泣的小朋友;会自觉地帮助他人,来获得自我满足。
可见,孩子能否发展出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关键在于大人的引导和帮助。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小游戏,都可以帮助锻炼孩子的自我控制和专注力,像经典的“一二三木头人”、“请你跟我这样做”、“老鹰捉小鸡”等等。
当然更重要的是,家长要有培养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