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c规则和玩法,语c如何审核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7-31 09:54:39

语c群群规,由受访者所管理的群组提供

我曾经质疑过“禁白”这一条规则,想着所有人入圈之前都是“小白”,为什么要禁白呢?我正式进的第一个原创群,是以古代玄幻的山庄为背景,设置了人神仙魔冥六个界,规模最大的时候全群能达到六八百个人。这个群是不设置审核群的,新人直接放到大群里,人设写好了,发在公屏给大家看,管理觉得ok,那你就可以正式在这个群安家落户了。

如果不小心进来一个完完全全的小白,管理员会让ta去百度“语c”的概念,如果愿意了解,那就带着他慢慢写人设、慢慢融进来,把ta当成小朋友、后辈来对待。遇到个别不愿意了解,或者很没礼貌的小白,也由管理员出面将ta“请出去”,维系着这个群基本的秩序。

我应当好好感谢这样的一个群氛围,尤其是那个随和的“庄主”。后来我辗转了很多语c圈,从古代原创、古代玄幻、西方玄幻、小说、动漫,慢慢理解大家并不是“禁白”,只是更乐意和熟知圈子内规则,并且将规则运用得很好的人聊,更喜欢和圈子的“大佬”玩。人们玩语c的初衷本就是“找乐子”,用规则屏蔽毫不相*人,简洁而高效。

而当时只有十岁的我,初入这个圈子接触到的第一个群体,是由这样一个称得上有“责任感”的人引导的,就像播出一粒种子,让我愿意留在这个圈子,把它当作“家”,这么多年。

当我真正踏入语c圈之后,再回头看我入圈的契机,那个“精通语c”的小男生,一下就变得黯然了。在这个“山庄”中,我认识了白衣飘飘、温润如玉的“公子无双”,结实了机敏傲娇的“猫妖洛祁”,有沉默寡言、忠心耿耿的“死士无名”为我出生入死,还和高傲的“魔尊崇明”旷世绝恋过,我的世界变得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就好像出走了八百里,回过头,初衷早已被模糊了。

在语c圈中,一切其实都是模糊的。性别、年龄、身份……若说互联网给所有人提供了匿名交友的便利,那语c便是一种虚拟的极化。无关真实世界的你是什么模样,你说你是什么,圈子里的人就会当你是什么。只要你将自己想要展示的样子展示得足够好,总会有人被你吸引。而对于你自己,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多样人生,哪怕现实世界再贫瘠,回归互联网,人生的多样可能就摆在你面前。这就是语c的世界。

或者说,理想化的语c的世界。

探索语c:演绎、交友与圈文化

人们玩语c的初衷无非两种,“演绎”和“交友”。在语c圈,玩家热衷缔结亲友关系,并给不同的亲友关系命名,除去父母兄弟姐妹这类,还有“双生”“宿敌”这些另类的关系。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曾经提出过首属群体的概念,他认为家庭成员、邻里同伴等在青少年早期社会性与思想观念形成中发挥着首要作用,给予个体认同感和归属感。语c玩家的交流是实时、密集,需要玩家投入丰沛的情感与想象的。因此,在语c圈缔结的亲友关系,往往远超纯粹的网友关系。

换句话说,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朋友,往往需要通过聚餐、娱乐的方式维系感情,而语c的亲友却能及时地陪伴在你身边“抱抱你”;现实生活中,部分父母发挥不了教化的职能,语c建立的亲属关系却能给予长者的关怀,建立信任。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甚至会因此颠倒亲友与现实世界亲朋的重要性,即,潜移默化之中更换了“首属群体”。

语c规则和玩法,语c如何审核(5)

语c中千奇百怪的关系名称

回想起来,在我初中的年纪,“演绎”和“交友”因为“BLC”的横空出世发展到了顶峰。

BLC全称是“BLcos”,这个圈子里几乎没有人演绎女性,玩家扮演的都是青中年高端男性。有趣的是,语c圈的玩家大多是14-25岁的年轻女性,年龄范围稍作扩大,可以是10-30岁的女性,但几乎都是女性这件事是毋庸置疑的。

为什么大家喜欢做男人?在BLC盛行的年代,“女性主义”在中文互联网上还很罕见。BLC玩家会为了自己的演绎效果,细致入微地琢磨上流社会男性为人处事的格调,也会不断地在日常交流的语言表达中,深化这种性别与身份的认同。这或许是她们对女性身份的回避,与潜意识对理想男性身份的向往,即,想成为有权有势的老男人。最常见的人设,是以黑手党和总裁为隐藏身份的调酒师和咖啡师。

语c规则和玩法,语c如何审核(6)

15年BLC圈内人考据衣着的科普贴

BLC还将“家族”“组织”文化发扬光大。知名的BLC家族有“辰”“邢”“闻人”“夜神”,知名的BLC组织有“*令”“肆虐”等。这个阶段的BLC已经几乎脱离了语c的领域,成为一个独立的亚文化圈层,所谓的家族与组织之间的斗争,其实就是撕逼、刷屏、骂战。而语c在其中的功能,就是给她们的行为附加了一层身份的合理性,比如把成群结队的撕逼想象成黑手党的火并。

语c规则和玩法,语c如何审核(7)

网上可以搜到的一位BLC的“风云人物”

BLC圈还有民间封的“四大总裁”,四大总裁的名单在最初几年略有变动,后来彻底确定下来。四人中,有的曾担任语c吧吧主,撰写过语c的入门贴和诸如“怎么写调酒”的教学贴,有的人创办了“语戏app”,致力于为语c玩家构建一个更加专业化的平台,但一时间大多数人都说她“捞钱”。她们四个之间也有源远流长的爱恨情仇,但是她们之所以榜上有名,无非是曾经在BLC的撕逼混战中被推到风口浪尖,一时风头极盛,让整个语c圈的人都对她们的名号耳熟能详。

我曾经加入过“四大总裁”之一s某旗下组织“肆虐”,当时的心态确实是想借机融进BLC这个圈子。组织里设有各种不同分组,包括“撕逼组”、“暖群组”、“情报组”等,撕逼、暖群顾名思义,而“情报组”做的事就是“人肉”的简化版,考官扔给我一个qq号,让我摸清她至少五个圈子里的亲友关系。

当时为了通过这个审核,十二三岁的我加了这个qq,并又从她的QQ空间里加了许多的新好友,判断她们和号主是不是亲友关系。进了组织之后,我虽然挂着“情报组”的名称,但没搜集过一次“情报”,反而在这次考试中,和每个加来的新好友都成了朋友。我每加上一个新好友,都会问她们,你好,打扰了,我是为了过组织审核加你的,请问你是xx的亲友吗?

我当然也围观过她们撕逼,好几派人涌入同一个讨论组,刷着整齐划一的爆群文字,或者漫无目的地刷屏谩骂。许多人因此指责过s某,说以她为代表的几人将“黑界”的风气引入到了BLC,让语c圈的其他圈子认为BLC就是一群从来不好好写戏,打着语c的名义撕逼的“混子”。

我也曾经加入过“肆虐”总群的群语音,听到喝醉的s某在语音里“复盘”组织内部种种,称不希望组织变得乌烟瘴气,只希望如她最初所想的那般,只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有事一起扛,不分彼此。

BLC衰落的根本原因是“大家都长大了”,相比语c本身,BLC更有一层中二色彩,伴随着现实生活对虚拟时间的一再挤占,圈子中的人一个个“幡然醒悟”,然后,作鸟兽散。

四大总裁里,有人当过主播,也有人彻底将自己的qq空间经营成了搞笑博主。开发过“语戏app”的那位所开发的新软件开始招募内测人员,声称要“给曾经的用户一个交代”“不忘初心”。也有人对我说,“我会让一切变好起来的”

扎根语c:戏与“玩”

语c圈最常用的app除了qq,就是“名人朋友圈”。这款app状似微信朋友圈,内置代表着不同剧组的不同专区,用不同的编号来区分同一角色的不同扮演者。玩家可以在app里自如地切换剧组和身份,也可以用“心动”这个功能直接匹配对皮。

不同的角色之间也可以通过“绑定戒指”的方式缔结cp关系。同一玩家可以同时扮演多个角色,也可以用不同的身份和不同的对皮绑定cp,客观意义上,名人朋友圈甚至为“脚踏多条船”提供了便利。

语c规则和玩法,语c如何审核(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