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的定义,小学阶段是几个年级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8-01 21:00:14

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中,第四个阶段是学龄期,是指6~12岁,正是小学这个阶段。

小学阶段的定义,小学阶段是几个年级(1)

发展特征

在本阶段孩子不断应用自己发展着的知觉、身体技能以及增长的知识,竭尽所能去提高自身能力、调整和优化自我,以求能成功地解决社会化过程中的挑战。孩子在本阶段已意识到进入社会后必须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他们很容易进入竞争状态,也对竞争特别感兴趣,即便是平常普通的事情引入竞争概念,大家马上开始热火朝天,通过竞争去体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孩子的智力不断地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随着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这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同学、教师。

外部冲突:成长与顺应(约束)

学校是训练孩子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所以在这一阶段中,需要孩子专心学习大人设定的知识与技能,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生产者、价值创造者而准备。对于社会来讲,学校还是培养孩子将来顺应文化的场所。学校教育是面向群体的大多数人,个体必然要受一定的约束和限制。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总是相对滞后于时代发展需要的,传授的知识、技能是过期的,或者使用场景已经极少了,却是要求大量时间反复训练掌握的,而对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更重要的想象力被驯服、创造力被消磨。这种教育体系与个人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有远见的父母必须面对并花费时间和精力解决的问题。

内部冲突:勤奋与自卑

孩子一方面勤奋学习,以期在学业上取得成就;但又担心自己会遭遇失败,因此勤奋感和自卑感构成了本阶段的基本冲突。

这一阶段的勤奋是受鼓励的,鼓励来自于此阶段的社会重要他人,包括家长、老师、同学和邻居,但是总会有人会因课堂或运动场上失败并产生自卑感。当孩子刚刚迈入小学校门时,他们几乎都是勤奋的,为了不落后于同伴,他必须勤奋学习。 但三四年后,孩子的学习成绩导致了对勤奋的不同感觉:如果他的学习得到了同伴、老师和家长的认可,他就认为勤奋对于他来说是有用的。由此养成勤奋的习惯,从勤奋中寻找成功的机会。

相反,如果儿童的学习得不到同伴、家长,特别是老师的认可,有些孩子就会对勤奋产生质疑,认为勤奋对于自己是没有用的,并放弃了对勤奋的追求。 如果儿童没有形成这种勤奋感,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引起他们对成为社会有用成员的能力丧失信心的自卑感,这种儿童很可能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同一性”。

教育目标:能力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在这一阶段所学的最重要的课题是“体验以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学习)的乐趣”。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可以获得一种为他在社会中满怀信心地同别人一起寻求各种工作和职业做准备的勤奋感。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

而自卑感,是由于儿童生活中的来自重要他人的嘲笑或漠不关心造成的。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养育的基本原则

1、平等尊重

孩子这个阶段的自我意识在快速发展,到三四年级自主性要求越来越强,自我控制能力也得到较大提高,四年级以后几乎已经不太适合通过太多强制要求,不管父母们是否愿意,都必须要过渡到平等、尊重的关系当中,给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间。

自主性和掌控感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在满足自主性的前提下,关系、能力、成就,才有意义和价值。

2、目标与赋能

赋能是指不再由父母包办所有竞争目标、路线和方法,对孩子下达行为指令和过程要求,而是让孩子能够为自己的成长目标负责,包括意义与动力、能力、行动,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成长的快乐,养成积极进取、勇敢坚毅的品格,将来有意愿有能力追求和成就有意义的人生。

当孩子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和来自父母和家庭的压力,过分注重表现型目标,即对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表现过分看重,而对其他方面漠然处之,那么他的生活将是缺乏色彩的。如果他在学业经历中缺少“快乐”体验,那么他以后就可能把工作当作是不得不做而无奈的事情,只在意工作技能带给自己生存的利益,而无思想地、机械地重复工作而缺少创造性。另一种情形是,他们认为工作就是生活,因而看不到人类生存的其它重要方面。

“如果他把工作作为他唯一的义务,把某种工作作为唯一有价值的标准,那么他也许会成为一位因循守旧的人,成为他自己的技术和可能利用他的技术的那些人的毫无思想的奴仆”。——埃里克森

在这个阶段里,必须鼓励孩子掌握为未来就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但不能以牺牲其它重要的品质为代价。如果孩子能够认识到学习有价值,其他生活中的活动也同样有价值,那么他以后就能不断拓展和执行在对自己人生有意义的活动中体验到勤奋感,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好的生活而欢欣鼓舞。

3、培养元能力

中国的教育体系一方面传授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起到筛选的作用。所以,在K12阶段,大家更关注如何在竞争中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而不是把重心放到个人成长上,从这点来讲,学校教育更像是竞技教育。

如何引领孩子身心平衡的成长,同时在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站在更高的阶梯上,是父母在这个阶段开始面临的挑战。

知识和技能的可迁移性很小,也就是说,这些知识和技能一旦过期不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就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了。

然而,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的能力,也就是元能力,则有很强的可迁移性。比如,通过元能力的提升,使得孩子在数学上更好地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那么,孩子也能自发的应用这些元能力,在其它相关学科或领域有更好的表现。元能力不会过期,只会不断提升和发展,不仅是在学校教育期间发挥作用,更有助于在将来快速掌握和应用新领域的知识。

元能力的养成包括复杂的心理过程,它不仅与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高级认知过程相联系,还涉及人的情绪、动机和社会化等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情绪和状态调节。

需要父母们注意的是,学校教育是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如果只依赖学校教育,那么元能力的形成只能靠孩子的悟性和造化。有远见的父母,花费时间和精力对孩子进行元能力的培养,不但可以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效率大大提升,让孩子更自信,让孩子爱上学习,而且孩子会有更多心力、精力、时间去培养其它兴趣、开阔眼界。

4、培养勤奋的品质

品质具有更强的可迁移性,不受领域、年龄的限制,甚至不受时代的限制。优秀的品质,不是天生凭空而来的,也不是说教出来的,而是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需要在开阔视野、丰富的经历,在探索、努力和反馈中逐渐培养而来的。

父母要引导孩子体验以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进行学习的乐趣。当孩子能够以进步型目标为导向,持续提升能力,以获得自我效能感,那么他以后的人生中就能不断拓展和执行在对自己人生有意义的活动中体验到勤奋感。这种既追求结果,又享受过程的品质,就是人们常说的积极进取、勇敢坚毅。

不但在学习中,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可以培养这样的品质,比如有的父母和孩子一起骑行、徒步穿越等活动,都能够培养孩子坚毅的品质。通过引导孩子对他感兴趣的事情上持续投入,不断取得进步,也能有效培养勤奋感。

5、增长视野与见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识各种自然、人文、科技、艺术,能够让孩子与外部世界产生链接,这些见识是成长的养料。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