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铜强热分解方程式,硝酸铜加热分解方程式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8-10 23:51:32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

(2)在操作b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作用是 。

(3)写出流程中固体的成分 (写化学式),写出加入过量A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加入适量B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2.(5分)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其中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菌作用;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X是最常见的金属。

硝酸铜强热分解方程式,硝酸铜加热分解方程式(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 ;

(2)反应③、④的化学方程式: ③ ;④ ;

(3)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点即可);

(4)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其名称为 。

23.(13分)A、B、C分别是Zn、Cu、Ag三种金属中的一种。为了从它们的混合物中分离

出金属A,并获得B和C的盐,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请回答以下问题:

硝酸铜强热分解方程式,硝酸铜加热分解方程式(10)

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 .

操作b都需要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 .

金属A是 (填化学式,下同),B的硝酸盐是 。

把13克的锌投入到98克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要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利用的原理:1、金属与酸反应;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A、ZnSO4溶液与铜、锌、银都不反应,无法比较,B、NaOH溶液与与铜、锌、银都不反应,无法比较,C、稀硫酸只能与锌反应,与铜、银都不反应,也无法比较,D、CuSO4溶液能与锌反应,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而银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说明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故可以比较,正确,故选D

考点: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2.A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判断元素的原子序数(即质子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但不能判断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错误,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能判断金属能否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正确,C、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以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正确,D、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气体、水或沉淀,故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以判断某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正确,故选A

考点:元素周期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溶解度曲线图,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3.D

【解析】

试题分析:A.钢是性能优良的纯铁是错误的叙述,钢属于合金是混合物不是纯铁;B、在铁制水龙头表面镀铬只是为了美观是错误的叙述,在铁制水龙头表面镀铬不仅为了美观而且耐用;C、是错误的叙述;D钛和钛合金熔点高、密度小、机械性能好且抗腐蚀性能远优于不锈钢,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等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D

考点:金属材料

4.D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铜、银不能与稀硫酸、硝酸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不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只有硝酸银溶液加入金属铜时,能出现明显现象,判断金属活动性金属铜强于金属银,故选D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5.A

【解析】

试题分析:四种金属中,不能与其它三种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是金属活动性最弱的金属,故选择金属银,答案选择A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6.D

【解析】

试题分析:①"王水"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生成,故是正确的叙述;②金比氢活泼,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是错误的叙述;③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 3价,根据在化学式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是正确的叙述;④可以将pH试纸伸入"王水"中测其酸碱度,根据试纸的使用规则可知是错误的操作;⑤"王水"可以用铁质容器盛装是错误的叙述,铁能够与酸发生反应;正确的叙述为①③,故选择D。

考点:酸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试纸的使用

7.D

【解析】

试题分析: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是正确的叙述; B.在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可防止钢铁锈蚀是正确的叙述;C.水通电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可知是正确的叙述;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瓶中气体一定是CO2 是错误的叙述,只要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都有可能,故选择D

考点:微粒的特征

8.D

【解析】

试题分析:①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是因为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可用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加以解释.②不能用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是因为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可用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加以解释.③用硫酸铜、石灰乳配置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是因为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硫酸铜溶液,可用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加以解释.④银的导电性强于铜,属于金属的物理性质,与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无关.故①②③能用金属活动性加以解释.故选:D.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9. B

【解析】

试题分析:A、钛合金、不锈钢、生铁都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烧碱、熟石灰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都能吸收水分,因此都可以做干燥剂,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B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气体的干燥(除水);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10.A

【解析】

试题分析:油的密度比水小,油锅着火需有锅盖盖灭;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浇灭,需先切断电源后用沙土盖灭,A错;醋中含有醋酸,能与活泼金属铝反应,B正确;废旧金属可重新冶炼使用,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C正确;闲置的地窖中二氧化碳浓度较大,使用前应先进行灯火试验以保证安全,D正确。

考点:燃烧与灭火

11.C

【解析】

试题分析: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Z不溶解,说明y的活动性最强,且大于氢;X、Z放入硝酸银溶液中,X的表面有银析出,Z的表面无变化,说明X>Z。,故选C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12.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①将锌、铜分别加入硫酸锌溶液中不能验证金属铁的活动性;②将锌铜分别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方案可行;③将金属锌放入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铜和铁都能对置换方案不可行;④将铁分别放入硫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中,可置换金属铜不能置换金属锌方案可行;故选C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13.(1 ) dbe (2) Fe2O3 3CO ==== 2Fe 3CO2

【解析】

试题分析:(1)从a中排出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应该从d进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这样既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又能收集一氧化碳气体.故填:dbe.(2)玻璃管A中发生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 Fe2O3

硝酸铜强热分解方程式,硝酸铜加热分解方程式(11)

2Fe 3CO2.

考点: 仪器的连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4. (1)AC; (2) 碳 氧气==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3)银白;鎂 氧气==氧化鎂;(4)AB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下列跟制火药同属于中国古代著名化学工艺的是A. 青铜器的制造;C. 瓷器的烧制;(2)黑火药的原料有木炭、硫磺、硝酸钾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表达为碳 氧气二氧化碳 ;燃放烟花爆竹时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硫;(3)为了使焰火明亮,常常在火药中加入镁粉。镁是一种银白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鎂 氧气===氧化鎂;(4)现在很多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下列原因可能的是ABC。

考点:化学的成就及危害

15.(1)延展性; (2)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Fe2O3 6HCl═2FeCl3 3H2O;(3)Fe CuSO4═FeSO4 Cu;(4)acd

【解析】

试题分析:(1)铝可以制成铝箔,这是利用了金属铝具有良好的 延展性;(2)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填:Fe2O3 6HCl═2FeCl3 3H2O.(3)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CuSO4═FeSO4 Cu.(4)若混合物全是铁,则铁的质量为5.6 g,则根据化学反应的方程式:Fe 2HCl=FeCl2 H2↑可计算出此时产生氢气的质量等于0.2 g,同理可计算出5.6 gAl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于0.2 g,5.6g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小于0.2 g,铜和盐酸不反应. a、若混合物为Zn、Al,m可能等于0.2g,故a正确; b、若混合物为Zn、Cu,则m等于0.2g,故b错误; c、当混合物为Fe、Al时,因相同质量的铝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比铁消耗盐酸的质量大,而5.6 g铁时,消耗盐酸的质量为7.3 g,所以混合物为Fe、Al时,消耗盐酸的质量大于7.3 g,根据质量分数公式可知所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故c正确; d、若混合物为Fe、Cu,m为0.1g,生成0.1g氢气需要铁的质量是2.8g,则混合物种铁的质量分数

硝酸铜强热分解方程式,硝酸铜加热分解方程式(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