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葵为大家整理的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的知识
1.对课程概念作进一步分析,可以分成几类?(四类)
(1)课程即知识
认为课程是按照学习者的实际水平,依照学科的知识体系等编排的数与学的内容,简言之,课程就是数学科目或教学科目的总和。
(2)课程即计划
课程是一种行动计划或一种书面文献,是教学要达到的预期目标。
(3)课程即活动
认为课程不仅仅是教学科目,还包括学校活动及其进程和安排。
(4)课程即经验
认为课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和体验。
2.根据不同的标准,课程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常见的关于课程分类的划分方式有几种?
(1)以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性质为标准
德语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体育课程与劳动技术教育课程
(2)以教育内容的性质和组织方式为标准
分科课程,广域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
(3)以学习经验的性质或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指向为标准
认知性课程,情意性课程
(4)古德莱德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标准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实行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5)以课程影响学生的方式为标准
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3.在多轮课程改革的推力下,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对课程内涵的理解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一, 从注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向注重学生主动构建经验。
第二, 从强调达成目的转向强调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
第三, 从只关注分科课程转向开始关注课程的综合化。
第四, 从只强调显性课程转向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4.显性课程是指那些在学校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的正式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学生获得的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包括学校物质环境、组织制度和心理文化等。
5.幼儿园课程的内涵是什么?
(1)幼儿园课程是幼儿通过活动来获得经验的过程。
(2)经验是指有益的经验。
(3)经验获得的主要途径是活动或做事。
(4)幼儿园的课程内容要根据各地各园的实际情况。
(5)幼儿园课程强调整体结构。
6.幼儿园课程
是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教师充分利用各地各园所拥有的课程资源,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和各种活动的总和。
7.幼儿园课程主要由四大要素构成,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1)课程目标是指幼儿园课程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选择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及评价课程的主要依据。
(2)课程内容是指可以达成课程目标的教育经验。
(3)课程实施是帮助幼儿获得经验、达成课程目标的过程。
(4)课程的评价既要判断课程目标是否达成,同时也要监控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及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课程,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四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8.课程理念与课程四要素的关系。
(1)课程理念不是幼儿园课程的独立要素,但它却弥散地、深刻地影响着幼儿园课程各要素的状况。
(2)确立正确的课程理念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起点,幼儿园课程编制应是在正确的课程理念引领下进行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四要素开发和构建的过程。
9.课程理念对课程要素的影响。
课程理念隐含在课程文本的各方面中。课程理念一旦确定,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就有可能在课程理念的综合下形成一个协调的整理,并发挥其总体的功能。
10.幼儿园课程的特质
(1)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
(2)课程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
(3)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
(4)课程实施的活动性、经验性。
11.怎样理解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
(1)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实现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
(2)在幼儿园发展的诸方面中,身体的发展是首要的目标,做到教育目标和保育目标的融合。
12.怎么理解课程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
(1)他们的思维是感性的、直观的。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这种学习内容主要源自幼儿周围的现实生活。
(2)现实生活是多层次、复杂的,不应是以知识的逻辑组织起来的严格的学科,而应是以生活的逻辑组织起来的多样化的、感性化的、趣味化的活动。
(3)课程内容是随着生活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幼儿的兴趣是确定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
13.怎样理解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
(1)生活是整体的,不可能只反映人类知识体系中的某一部分。生活中往往蕴藏了多方面的发展机遇和可能。
(2)多个发展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发展整体。
(3)幼儿园课程使不同的课程内容产生联系,以促进学习迁移。
14.怎么理解课程实施的活动性、经验性?
(1)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创设有利于幼儿自发、主动活动的氛围,为幼儿提供各种互动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与其发展相应的帮助。
(2) 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还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的实施经常需要利用游戏的手段,游戏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
(3)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必然地是情境性的、参与性的,与现实的一日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4)幼儿在现实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获得知识、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