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的作文分数怎么这么低?”
“这次语文没考好,主要原因在作文,只考了41分,距离满分有9分的差距……”
距离中考仅有不到百天的时间了,本该是查漏补缺,但却发现很多孩子“营养不良”,特别是作文,本应是学霸,却因此“折戟沉沙”;本来语文较差的孩子,更是望作文分而兴叹。
而原因很简单,就是平常不重视作文,不喜欢写作文,总以为作文靠悟性,练不练都是一个样。
可真的如此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作为多次参加中考阅卷的语文老师,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只要方法合适,作文想得高分,其实很容易。
且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据了半壁江山,想要提高成绩,就一定要重视作文,不能忽视作文,特别是从小学到初中、高中都最为基础,最常考的记叙文,更是备考的重中之重。
那怎样才能写出有内涵、内容充实的记叙文?在这里我分享给大家一个“三度”法则,想得高分,就一起来看看吧:
1 拓展“宽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内容是作文得高分的关键,没有好的素材,即使文笔再好,也很难写得精彩;相反,如果素材新颖,即使文笔略有瑕疵,也能“东方不亮西方亮”。
选取一些新奇、典型的素材,丰富故事情节,拓展作文的“宽度”,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获得高分也就轻而易举。
例如,小学有篇课文叫《花边饺子里的爱》,通过写母亲包的花边饺子,表达母爱,我们可以仿照这个角度,从食物的角度来写母爱,如《一碗汤里的微感动》《妈妈的面》。
切忌,不要一写父爱、母爱,就是下雨送伞、雪天看病,而要仔细观察生活,结合时代特点。
总而言之,角度新,内容别出心裁,作文更易脱颖而出。
2 挖掘“深度”《驿路梨花》作为经典名篇,相信很多人都印象深刻,本来只是途中借宿的一件小事,因为作者巧妙的构思,曲折生动、环环相扣的情节设置,成为被称颂的名篇。
作文无波澜,就会如同白水,索然无味;事件有波澜,作文才可引人入胜,吸引人一直读下去。
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可以采用2个方法,来挖掘素材的“深度”:
第一,设置障碍。
太过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很难珍惜,克服重重困难后得到的成功更令人快乐。
设置障碍,让成功不那么唾手可得,不但能让人物的性格更突出,故事也会有更多看点。
例如,父亲是个正直的人,但“我”却偏偏不能理解,因为对别人正直,对家庭必定会有亏欠。从“我”的角度来写,为父亲的“正直”设置障碍的同时,也更能突出父亲的形象。
写自己,同样可以如此设置“障碍”,让成功在经历一些“风雨”后才能得到,作文的可读性更强。
第二,埋下伏笔。
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被人称赞的艺术特色之一就是“草蛇灰线,伏笔千里”。
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埋下层层伏笔,让结果出乎意料却并不突兀,就会产生环环相扣之感。
3 增加“厚度 ”经常见到有的孩子,很好的素材却三言两语就写完了,很好的故事却写不出重点,如同流水账。
这就像讲故事,同一个故事,有人讲得眉飞色舞,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有的孩子却总是寥寥几句,枯燥无味。
但讲故事能力非常重要,善于讲故事,能讲好故事,作文自然可以写得生动形象。
而关键就在能否写好细节,增加事件的“厚度”。
精雕细刻,精彩的细节描写不但能使文章变得细腻,情节变得真实,还能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记忆。
例如《当时只道是寻常》这篇文章,有这样一段关于母亲的描写:她扛着锄,吭哧吭哧地挖着地,她汗流浃背地回来,舀一瓢冷水,仰头一饮而尽;她戴着老花镜,低头专注地钩、挑、捻;她敲着我们的门,扯着嗓子喊:“起来了!起来了!”
通过写母亲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吭哧吭哧”“一饮而尽”“钩、挑、捻”的细节描写,母亲的勤劳和不矫揉造作的性格清晰呈现。
有细节,即使明知道有虚构的成分,但却能给人真实感。
“字数不够,描写凑”,写好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文章内容也更加详实。
你与高分作文只差一个方法的距离。
“站在学霸肩上,何必平地而起”,梳理高分写作思路,掌握写作技巧,让你抢分易如反掌。
最后,祝大家在最后的复习阶段,以方法为帆,以勤奋为基,轻松愉快学习,抢得先机,取得好成绩。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