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儿童诗的鉴赏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11-04 13:27:28

接连几日的雨水之后空气中已弥漫着淡淡的秋意自古以来,文人墨客总在秋天无限感怀自然,在诗词里,也有很多描写秋天的名篇

今天,让我们一起行走在诗词中的秋天透过这些绝美的字句体味词人眼中的秋日以及他们的思绪万千

《山行》唐朝·杜牧

幼儿儿童诗的鉴赏,(1)

诗人简介: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文学家,宰相杜佑之孙。大和年间,考中进士,起家校书郎,历任淮南节度使掌*、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外放黄、池、睦、湖等州刺史。晚年长居樊川别舍,世称杜樊川。大中六年,去世,时年五十。性情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

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析:《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作者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

《夜书所见》宋朝·叶绍翁

幼儿儿童诗的鉴赏,(2)

诗人简介: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

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赏析:《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绝句。诗句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霜月》唐朝·李商隐

幼儿儿童诗的鉴赏,(3)

诗人简介: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后随祖辈移居荥阳 (今河南省郑州市),晚唐时期诗人。

诗句: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赏析: 霜月是李商隐创作于晚唐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想像为主,诗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而这,颇可说明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山中》唐朝·王维

幼儿儿童诗的鉴赏,(4)

诗人简介:王维(693年或694年或701年-761年), 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王维被责授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 [27] 王维于上元二年(761年)七月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28]

诗句: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赏析:此诗描写诗人山行时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清浅的溪水,冷肃的秋意,水底粼粼可见的白石,山中逐渐凋零的红叶,再配以山岚翠色为背景,互相映衬,构成一幅远近有致、色彩鲜丽、富于实感的水彩画,寂静中见幽趣,清寒中有美感。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