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建议与意见,幼儿园保教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11-05 16:04:04

解决“一老一少”问题是公众关注的热点。近期,针对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的建议,教育部回复称目前尚不具备条件。当前最迫切的是根据人口的变化和城镇化趋势,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满足老百姓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需求。

教育部坦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势必会带来大量新增人口的入园需求,对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和结构都提出新的挑战。

教育部透露将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供给。以县为单位制定并完善幼儿园布局规划,把普惠性幼儿园纳入城乡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将城镇小区配套园作为扩大城镇普惠性学前资源的主要渠道和解决城镇“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关键举措。

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推动各地建立生均拨款、收费、资助一体化经费投入机制,落实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等。

学前教育迎新挑战

教育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8.1万所,在园幼儿4713.9万人,比上年增加57.5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3.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76.01%,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43.79%。

近年来,我国“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有所缓解,截至目前,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出台了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或生均财政拨款标准,31个省(区、市)制定了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但学前教育供需矛盾仍然明显。

教育部坦言,由于底子薄、欠账多,目前学前教育仍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普惠性资源建设、运行保障机制、幼儿园监管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

以生均教育经费为例,南都记者关注到,此前教育部等三部门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学前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地区间不平衡的状况仍然十分明显。广东省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虽然排名全国第一,但其幼儿园生均经费仅6039.55元,排名末七位。将排名第一的北京与居于末位的河南省相比,差距则更为突出。河南省2019年幼儿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仅为3788.54元,北京是其10.98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势必会带来大量新增人口的入园需求,对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部说。

“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尚不具备条件”

针对“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近年来,有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要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据了解,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普及、免费、均衡和强制的特点。

“对学前教育是否应该具有强制性,或者多长年限的学前教育应该具有强制性,各界还有不同看法,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论证。”教育部在答复中指出,目前,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间较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依然薄弱,城乡、区域、群体、校际差距还较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仍然是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要求各地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坚持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严禁随意扩大免费教育政策实施范围。

“考虑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目前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尚不具备条件,当前最迫切的是根据人口的变化和城镇化趋势,进一步落实政府责任,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满足老百姓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需求。”教育部称。

教育部也坦言,从发展阶段看,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政教育投入需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防止出现财力不可持续的问题。

南都记者关注到,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0178.12亿元,比上年的46143.00亿元增长8.74%。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0046.55亿元,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4.04%。

这是自2012年首次实现4%目标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续8年保持在4%以上。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自2015年以来,这一比例已连续多年呈下滑趋势。2012年—201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分别为:4.28%、4.30%、4.15%、4.26%、4.22%、4.14%、4.11%,已从最高值的4.30%下滑到去年的4.04%。

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我们要清醒认识到,确保4%、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仍面临重大挑战。特别是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保4%的压力越来越大。

“让适龄儿童有园上、上得起”是当前主要任务

教育部在答复中指出,从学前教育本身来看,学前教育尚未普及,属于选择性教育,投入保障机制还不完善、质量发展很不均衡,目前老百姓在学前教育阶段的主要诉求是希望政府承担更多责任,尽快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实际上是要着力解决保障入园机会和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问题。

“所以,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特别是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让适龄儿童有园上、上得起。”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南都记者观察到,补短板仍然是接下来的重点。教育部透露,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供给。继续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以县为单位制定并完善幼儿园布局规划,把普惠性幼儿园纳入城乡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同时将城镇小区配套园作为扩大城镇普惠性学前资源的主要渠道和解决城镇“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关键举措,确保小区配套园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满足城镇资源紧张地区适龄儿童就近入普惠性幼儿园的需要。

在投入保障方面,教育部称将进一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中央财政继续安排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指导和督促各地加强省级统筹,优化经费支持结构,支持地方扩大普惠性资源,健全幼儿资助制度。推动各地建立生均拨款、收费、资助一体化经费投入机制,落实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

同时因地制宜制定企事业单位、部队、街道、村集体办幼儿园财政补助政策;根据办园成本、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公办园收费标准并定期动态调整,民办园收费项目和标准根据办园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向社会公示,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与此同时,培养补充更多高素质、善保教的优质学前教育师资。

据了解,此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已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教育部表示将吸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草案,把握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基本方向,明确学前教育的基本属性、管理体制、办园体制、投入机制、教师资质、人员配备等内容,着力破解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补齐制度短板,从长远的角度保障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南都记者吴单 发自北京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