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檀树一年能长多大,怎么确定黄檀树有价值

首页 > 科技 > 作者:YD1662022-12-28 22:00:27

黄檀树一年能长多大,怎么确定黄檀树有价值(1)

 推荐词

降香黄檀是海南省省树,又是当之无愧的国宝。降香黄檀的心材是红木中的上品——香枝木,也称“黄花梨”,具有巨大的经济和文化价值。黄花梨密度大、强度大、硬度高,色泽亮丽,纹理美观,光泽悦目,有宜人的香气,自古以来就是制作家具、工艺品的上乘材料。其制品很好地呈现和传承了和谐中庸、庄重浑厚、高贵典雅、浑然大气、吉祥如意的中华文化。因此,黄花梨制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历史上也一直是向朝廷进贡的物品。降香黄檀树木还有多种用途,并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黄檀树一年能长多大,怎么确定黄檀树有价值(2)

图片来源:网络

 树木档案

降香黄檀是我国海南的特有树种,海南省省树,为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胸径可达80厘米。树皮灰色或灰白色,常生于陡坡、岩石裸露、干旱瘠薄的地方,喜光。定植后两三年即可开花。

边材灰黄褐色或浅黄褐色,与心材区别明显。心材红褐色至深红褐色,有深浅不均匀的黑色条纹。木材有光泽、有香气。木材纹理斜或交错,结构细而匀,甚重甚硬,强度高。

现在,除海南以外,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贵州等地均有引种。

降香黄檀的心材是红木中的上品——香枝木,也称“黄花梨”,历史上曾被称为 “花榈木”“花梨木”。

降香黄檀是产自我国海南的特有树种,为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胸径可达80厘米。之所以把降香黄檀称为国宝,在于其木材的心材具有巨大的经济和文化价值。

黄檀树一年能长多大,怎么确定黄檀树有价值(3)

图片来源:网络

A “黄花梨”由来与神奇材质

“黄花梨”一词的使用可以追溯至清朝。据清世续《清德宗景皇帝实录》记载,光绪二十三年(1897)六月,光绪皇帝御批:“菩陀峪万年吉地大殿木植,除上下檐斗科仍照原估,谨用南柏木外,其余拟改用黄花梨木,以归一律。”但那个时候,国势日衰,清朝宫廷已经没有那么多黄花梨了,后只好改为“用黄花梨木本色罩漆”。

有专家认为,古人所指花梨应为黄檀属的黄花梨,后来之所以在前冠以“黄”字,是为了区别现在还大量用来制造家具的所谓“新花梨”。其实古人所指的花梨是不局限于黄檀属的,紫檀属的花梨亦在其内。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引唐人陈藏器所述榈木“出安南及南海”,安南即今之越南,南海则范围更广,包括今日的东南亚各国。显然所指并非仅为黄檀属的降香黄檀。此外,宋赵汝适《诸蕃志》:“占城国贡花梨木”,明马欢《瀛涯胜览》:“暹罗国产花梨木”,清薛福成《出使日记续刻》:“锡兰林多花梨”。诸文所指花梨均非黄檀属,应为紫檀属花梨。据介绍,明清宫廷家具中的花梨,也是紫檀属、黄檀属两种兼而有之。

黄花梨密度大、强度大、硬度高,用黄花梨制成的家具可历经数百年而不坏,成为传世之作。

过去,黄花梨一直是宫廷贵族、富商大贾和社会名流的家具、工艺品和装修的主要用材之一,如今,也多用于制作高档家具、高档乐器、高档工艺品及高档建筑装修材料,或文人雅士的把玩件、佩饰等,其木材性能、柔和的光泽和特有的香气,都备受人们的青睐。

黄花梨的主色调并非黄色。明李时珍引唐代中药学家陈藏器对降香黄花梨的描述为:“似紫檀而色赤。”《中国木材志》对降香黄檀心材的描述为:“心材红褐色至深红褐或紫红褐色。”紫红色的黄花梨因更显华贵,所以价值更高。

黄花梨的纹理为斜纹理,如皱纹、波浪纹或交错纹理,其材面中常产生由色素分布不均而形成的黑色条纹,这些条纹会形成各种美丽的图案。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其文有鬼面者可爱,以多如狸斑,又名花狸,老者文拳曲,嫩者文直。其节花圆晕如钱,大小相错,坚理密致,价尤重。” 长有如类似京剧花脸脸谱的黑色条纹,俗称“鬼脸”的黄花梨更是千金难求。

油性大小是判别珍贵木材价值的重要因素。在红木类木材中,只有黄花梨的分类按油性大小来分。《民国崖州志》载:花梨“有油格,糠格两种。油格者,不可多得。” 油格,即油梨,油性大、颜色深、密度高,价值也就远高于普通黄花梨。

 B 皇帝要花梨引发战事

降香黄檀心材作为珍贵木材在历史上一直是向朝廷进贡的物品。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载:“广东布政使司应解:……花梨木十四段,每段重百五十斤……”

即使每年向朝廷进贡的黄花梨量不算很大,但采伐降香黄檀在历史上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降香黄檀多生于深山大沟,采伐难度之高令人难以想象,且历史上这些地方多为黎人的地盘,常为“王法”不到之处。

明顾岕《海槎余录》载:“花梨木……产于黎山中,取之必由黎人,外人不识路径,不能寻取,黎众亦不相容耳。” 《道光琼州府志》载:“其山则深林密箐,有行两昼夜不见天日者。或悬崖阻绝、毒泉瘴雾,无径可通。”

明人姬应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随征南将军沐英至海南平叛,以按查司佥事参预戎事,后绘黎民风俗十五图,其中一图事关海南花梨。图中一诗为:“楠木花梨出海南,黎人水运熟能谙。明堂榱栋神灵拥,陡涧惊涛服役甘。”诗后有小注:“楠木花梨等木可备采取者,必产深洞巉岩之上,瘴毒极恶之乡,外人难于攀附,易至伤生,不得不取资于黎人。每伐一株,必经月而成材,合众力推放至于山下涧中,候洪雨流急,始编竹木为筏,缚载于上。一人乘筏,随流而下,至溪流陡绝之处,则急纵身浮水前去,木因水势冲下,声如山崩。及水势稍缓,复乘出黎地。常有水急势重,人在水中,为木所冲而毙,木亦随深没者。亦有木随水下,扛曳不及,随水出海,付之洪涛者。运木固未易易者也。” 可见当时若采伐降香黄檀,还是要拼着性命的。

黄花梨采伐如此危险,黎人实在不堪忍受。他们有时会觉得皇帝要用黄花梨干我屁事,你要黄花梨,自己来砍,别烦我!因此,为黄花梨事常常引起官民之间的冲突,甚至爆发战争。

《钦定八旗通志》载,康熙三十八年(1699),便因采伐黄花梨事爆发了一场战争。黎族首领王镇邦等率众起事,甚至攻击兵营,*死营兵。此役打了足足有一年才算将动乱平定。看来,一段小小的黄花梨木也可引出大事变。

此后,黎人是否采伐运送花梨木,便成为黎人是否归化服从的明证。

黄檀树一年能长多大,怎么确定黄檀树有价值(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